摘要:为持续赋能参展商,中国家博会(广州)携手行业垂类媒体「办公联」,联合策划推出展后品牌特别报道。聚焦设计创新,从单一产品延展至整体生态,通过深度内容输出,持续释放展会的长尾效应与平台价值,推动办公家具产业链的创新升级与价值共创。
为持续赋能参展商,中国家博会(广州)携手行业垂类媒体「办公联」,联合策划推出展后品牌特别报道。聚焦设计创新,从单一产品延展至整体生态,通过深度内容输出,持续释放展会的长尾效应与平台价值,推动办公家具产业链的创新升级与价值共创。
2025年3月28-31日,第55届中国家博会(广州)办公商用展以“设计向新力”为内核,以“可持续”为焦点,掀起了一场关于未来办公的先锋探索。各参展品牌通过产品矩阵与场景化演绎,以各具特色的创新方案,共同绘制了一幅「人、空间、自然、科技」深度融合的现代办公立体图景。
随着绿色、智能、人性化理念的深化,办公空间将不仅是生产力的载体,更是人文关怀与生态责任的表达。办公家具成为品牌叙事与空间活力的关键载体。
因此,本届家博会释放出了鲜明的产业变革信号:办公家具领域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一产品维度的较量,而是一场关于绿色可持续、空间叙事、智慧科技与美学进化的创新性运动,实现功能到体验的全面跃升。
01
趋势洞察一:环保化
从口号到全生命周期实践
材料可循环、能源低消耗,可持续成为核心竞争维度。无论是绿色理念的倡导 ,还是其环保材料应用,我们可以看到“低碳”不再停留于材料创新,而是贯穿设计、生产、回收全链条,共同诠释了“循环共生”的产业责任。
在碳中和时代,企业的空间策略已不仅是关于效率,更是关于如何与地球共生。
本次展会,海太欧林以“自然·向新·可持续”为核心,推出融合智能技术与环保材料的办公解决方案。
研究表明,自然元素的引入能显著降低职场压力,提升15%以上的创造力输出。
海太欧林将绿植、光线、环保材料融入展区空间设计,打造“会呼吸”的办公生态;并通过智能办公系统与模块化设计,实现空间灵活性与能源效率的双重突破;更以可回收材料与低碳工艺,践行碳中和时代的商业责任,将环保从理念转化为可量化的价值。
当绿色理念贯彻至生产全周期,可持续不再是模糊的“品牌故事”,而是可测算的生态实践。未来办公空间应是生态友好、科技创新与长效价值的共生体。
02
趋势洞察二:智能化
从硬性刚需到灵动交互
本次展会,众多办公家具品牌推出智能办公解决方案,在提升办公效率的同时,也保持自然流畅的人性化体验,让科技无感渗透,藏于细节,让办公环境真正适应人的需求,而非让人适应环境。
当办公空间成为自然与生活的延伸,一种更自由、更健康的工作方式便由此诞生。
荣正家具以“自在·绿洲”为主题,将灵动办公理念通过时间动线,构建绿色与智慧并存的未来办公样本。
叶之韵LeafM班台用设计回答了一个问题:如何让办公不仅高效,更成为滋养身心的“第二自然”。
这款班台将树叶形态艺术化融入设计,内置电动升降系统,轻松实现站姿与坐姿之间的无缝切换,呼应现代职场人对健康办公的追求,成为办公空间一片可智能交互的“绿叶”。
飞逸Refly系统工位通过集约化电路管理系统和智能照明技术的结合,不仅优化了能源使用效率,还从用户体验出发,打造了一个兼具科技感与人文温度的办公空间,助力年轻职场人高效工作、自由创新。
真正灵活的设计并非只是简单排列的功能模块,而是把生理节律、心理需求转化为空间语言,让科技拥有自然的智慧,让空间具备生长的灵性。
这种融合科技、感知与创造力的可持续办公生态,正在重塑现代文明的办公哲学。
03
趋势洞察三:社交化
从功能载体到关系构建
办公空间正从“效率至上”转向“社交赋能”——不仅是工作场所,更是关系构建、创意激发和情感联结的载体。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意识到,通过行为数据可以驱动空间布局优化,将办公场景细化为社交行为驱动的模块化系统,完成从单一功能向社交化、情感化场景的转型。
作为“房中房系统”的发明者,摩方快仓用社交行为学重构办公空间逻辑,将空间规划精准匹配商务社交的七种能量模态,探寻办公场所的社交价值,打造从灵感迸发到深度协作的全周期解决方案。
MX系列
MX系列模块化矩阵突破传统装修的刚性约束——900mm模块的无限组合可能,支持从头脑风暴舱到沉浸式直播间的切换,让会议空间、办公分区“随需而变”。
MINI系列
而MINI系列更以“移动隔音结界”形态,在开放办公区中开辟私密领域,重新定义专注力与协作力的边界。其产品优势体现在用社交动力学替代传统空间规划,效率提升,单位时间内支持多种社交能量的无损转换。
围绕“第三空间”的设计理念,不仅能提升生产力,更能成为商业关系构建的催化剂,让办公场所成为承载记忆的情感容器。
04
趋势洞察四:场景化
从单一产品到空间叙事
随着办公家具定制的需求占比越来越大,品牌纷纷以场景化思维回应市场趋势,通过模块化、可移动设计,打造灵活多变的办公空间解决方案。传统的标准化产品正逐渐被“场景剧本”取代,推动行业向更个性化、场景化的方向发展。
如何让规模化生产与深度定制共存?福喜世给出了答案:以“一体化生产体系”为基石,将“柔性制造”推向新高度,展示定制化产品的灵活性与精准性。
真正的定制化,本质是用工业化效率实现艺术化表达,用设计科学提升产品情感溢价,用系统思维创造空间增值服务。
其明星产品线中,TEPUI系列以欧式设计美学与高端材质,为商务接待空间注入艺术基因与奢华体验。与北欧设计工作室联袂打造的AERIE系列,以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诠释“鸟巢”灵感,营造被包裹般的靠背舒适感,其多样化的模块组合满足协作、社交与休憩等全场景需求。
福喜世证明,真正的定制不是简单的需求匹配,而是用设计思维重构空间价值。
未来高端定制的竞争,不再是材质的堆砌或价格的内卷,而是对场景情绪的精准把控。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中,仍依赖代工模式、没有工业设计基因的企业,迟早会被挤出高端市场。
05
趋势洞察五:人性化
从空间规划到人本觉醒
人性化设计正在重塑空间与情绪的深层对话。基于行为心理学和色彩心理学等应用,共同揭示了办公空间的设计将从功能性规划转向沉浸式感官体验,构建激发创造力的多维交互场域。当办公回归“人”的本质需求,一场真正的行业变革,或许才刚刚开始。
当Z世代将工作氛围列为择业前三因素时,那些懂得用色彩编写空间情绪代码的企业,将收获年轻职场主力军的青睐。
米朗设计与德国RAL劳尔携手发起“色彩革命”,通过沉浸式场景展示2025-2026全球办公色彩趋势,将色彩心理学转化为空间效能公式。
作为色彩策展人,米朗设计联合座为、亿蓓思特、德豪、佳肯、朗通等生态链企业打造的CMF(色彩、材料、工艺)全链条创新,从概念产品到跨界论坛,揭示色彩如何赋予空间情感与效率。
米朗设计的联合展区,彰显了办公美学从“功能至上”到“感官觉醒”的升维。低饱和度色调营造专注氛围,活力亮色激发协作灵感,多元色彩的应用在办公场域碰撞出情绪引力场,重新定义办公美学的功能性表达。
未来办公,色彩不再是设计的点缀,而是空间与人的对话媒介,成为激活办公场景情绪价值、提升办公效能的战略工具。
第55届中国家博会(广州)不仅是一场商贸盛会,更是一部解码新质生产力的“立体教科书”。从福喜世的定制化到米朗的色彩革命,从海太欧林的可持续到荣正、摩方快仓的空间重构,品牌们以创新回应了“设计向新力”的命题。
当设计回归人性,当科技赋能生态,当色彩激活创造力,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产品迭代,更是一场关于环保工艺、空间思维、用户体验与产业边界的创新探讨。从生态链联盟到各品牌的跨界合作,办公家具产业也将从“单打独斗”转向“价值共生”,形成更紧密的产业链深度协同,共同解锁办公场景的无限可能。
来源:办公联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