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首意境绝佳的午睡诗,短短四句惊艳千年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7 10:21 2

摘要:夏日午睡这可不是现代人的特权,至少在中国古代,古人们就非常喜欢这项养生活动。翻开各种文献典籍,关于夏日午睡的记载那可是数不胜数。

夏天昼长夜短,加上正午天气炎热,并不适合出门活动,因此睡午觉便成了不少人最佳的选择。

夏日午睡这可不是现代人的特权,至少在中国古代,古人们就非常喜欢这项养生活动。翻开各种文献典籍,关于夏日午睡的记载那可是数不胜数。

“花间明月,松下凉风,输我北窗一枕”,这是明代陈继儒所著的《小窗幽记》中的句子; “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这是晋代陶渊明在《与子俨等疏》中对于午睡的描述。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树禽苦叫不如归,午睡醒时已落晖”、“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碧簟纱厨,向午朦胧睡”等诗词,更是让夏日午睡变得别有韵味。

在众多描写夏日午睡的诗词中,就不得不重点提一下苏舜钦《夏意》这首诗了。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诗文大意:幽深寂静的小院,竹席带来丝丝凉意,窗外盛开的石榴花透过竹帘,将柔和的光影洒入屋内,朦胧而美好。正是中午时分,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我从午睡醒来,黄莺儿断续的啼唱声传入耳来。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诗人开篇便描绘出一个幽深静谧的午睡环境。

“别院” 点明了地点,是一处幽深僻静的别院;“深深” 二字运用叠词再次强调了别院的深邃幽静,“簟” 指竹席,“夏簟清”是在夏日里躺在清凉的竹席上。这句诗让人读完脑海中便有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清幽院子印象。

次句是描写院外的景象。“石榴开遍”,展现出了夏日里石榴花盛开的繁茂之态,火红的石榴花在阳光下尽情绽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透明””两字用得极为精妙,它生动地描绘出了石榴花的艳丽色彩透过竹帘,洒入屋内的情景,给人一种若隐若现、朦胧而又明亮的感觉,也显心境之澄明。

可以想象,诗人躺在别院清凉的席子上,窗外榴花怒放映照帘子,使得屋内颜色柔和,这种感觉当然会让人昏昏欲睡。

树阴满地日当午”,第三句承接上文,继续描写环境。

“树阴满地”,描绘出了浓密的树荫覆盖了整个地面的景象,给人一种阴凉、静谧的感觉。

此时正是一天中最炎热的中午,烈日高悬,酷热难耐,可在这幽深的别院里,却因为有了浓密的树荫遮住了暑气,使得午睡的环境显得格外清凉。

这句诗通过对时间和环境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夏日里的清幽之感,同时也为下一句诗人的午睡和醒来做了铺垫。

梦觉流莺时一声”,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这里诗人并不直接写午睡,而是直接写从午睡中悠悠醒来的状态,听到了“流莺时一声”。“流莺” 是黄莺,黄莺的啼鸣声清脆悦耳,“时一声”,说明这声音不是连续不断的,而是偶尔传来一声,更加衬托出了此处环境的幽静。

这句诗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这一声流莺的啼鸣,打破了午睡后的寂静,让我们感受到生机和夏日的生机活力,也反衬别院的寂静,体现了诗人夏日生活的美好,午睡的惬意。

整首诗从触觉、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入手,用细腻的笔触和清幽的诗风,勾勒出一幅绝美的夏日午睡图景,读罢此诗,也仿佛置身于那静谧的小院,感受着夏日的清凉与闲适。

全诗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虚怀若谷的心境,短短四句,堪称描写夏日生活的经典作品。

在这个夏天,也愿你一枕凉风午梦长,收获一份独属于自己的悠然心境。

来源:长风文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