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句话意外在建筑圈炸开锅——原来普通民宅的地基通常只有3-4米,而全红婵家的桩基不仅深达6.2米,直径更达到1米,远超农村自建房规范。
当奥运冠军家的楼房地基打到地下6米时,整个建筑行业都在重新审视"乡村自建房"的标准。
这栋由施工方老总亲自督建、设计师主动"加层"的迈合村楼房,正在掀起一场关于"明星效应倒逼建筑质量革命"的讨论。
5月4日开工当天,建筑公司孙总在某音直播里举着检测报告说:"给冠军盖房,每根钢筋都要经得起14亿人放大镜检验。"
这句话意外在建筑圈炸开锅——原来普通民宅的地基通常只有3-4米,而全红婵家的桩基不仅深达6.2米,直径更达到1米,远超农村自建房规范。
有网友翻出湛江台风季房屋倒塌的旧闻,对比这栋能抗10级地震的别墅,直呼"这才是真正的安居工程"。
设计师释总坚持将原定的二层改为三层的决定,被业内人士解读为"建筑美学与实用主义的完美碰撞"。顶层特意留出的30㎡空中庭院,既暗合全红婵10米跳台的职业印记,又巧妙解决了岭南地区房屋防潮难题。
更绝的是专门设计的双车位车库,不仅安置了那辆"无处安放"的红旗荣耀,还预留了新能源充电桩——这种超前设计在乡村建筑中实属罕见。
施工现场出现的"混凝土女工天团"引发热议,这群持证上岗的90后姑娘,边操作泵车边直播施工流程。某建材品牌负责人透露,自从别墅效果图曝光后,他们的高端水泥销量暴涨200%,"很多粉丝说要给自家建房用冠军同款"。
就连全红婵三伯娘家去年建的三层小楼,最近都被扒出连夜加固地基,生怕被"比下去"。
这栋预计6月竣工的别墅,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间"。工地外围每天聚集的无人机和打卡游客,让迈合村破天荒出现了交通协管员。
值得深思的是,当我们在为冠军家的钢筋密度较真时,是否也该关注更多普通农房的安全标准?如果每个建筑工程都能享受这种"14亿云监工"的待遇,我们的城市会不会少些"楼歪歪"。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解——老铁们你支持把"全红婵家标准"推广到全国乡村吗?
来源:新农村新环境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