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乡村振兴幸福曲——保靖县迁陵镇利福村和美乡村建设走笔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7 10:31 2

摘要:“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初夏,走进保靖县迁陵镇利福村,一幅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呈现在眼前。平整宽阔的水泥路蜿蜒至家家户户,道路两旁,五彩斑斓的花朵肆意绽放,与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相映成趣。四周青山连绵起伏,如绿色的屏障守护着这片土地;田野里,橘园花蕾初放,玉米

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吴正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初夏,走进保靖县迁陵镇利福村,一幅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呈现在眼前。平整宽阔的水泥路蜿蜒至家家户户,道路两旁,五彩斑斓的花朵肆意绽放,与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相映成趣。四周青山连绵起伏,如绿色的屏障守护着这片土地;田野里,橘园花蕾初放,玉米地绿意冉冉,一排排恰似巨型音键的白色大棚,在阳光下异常耀眼,仿佛在弹奏着一曲“万物向阳生长”的歌曲。民居旁的池水中,一箱箱水上青苗,被嬉戏的鱼儿轻轻推动……在村里信步游走,让人沉醉于这个正经历着精彩蜕变的和美乡村之中。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在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两轮乡村振兴工作队驻村帮扶下,利福村的干部群众携手并肩,以“我来爱利福”为核心,从“建、守、强、美、治、帮”6个维度开展“六福”利福创建工作,让这个曾经平凡的小乡村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

党建引领,指明乡村振兴方向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2021年5月,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驻村工作队入驻利福村,深知要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党建引领是关键。驻村工作队始终以党建引领统领全局工作,把党建和日常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推动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的提升。

“我们在全村开展‘我的利福我来建’活动,全力建强基层党组织,提高战斗力和凝聚力,打造乡村领域‘凝聚人心’的好党支部。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群众、服务群众,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驻村第一书记李小红一边整理“第一书记讲党课”相关材料,一边介绍利福村的党建工作。

通过“乡村谋发展,问计老党员”屋场会、院坝会、样板支部齐共建、走出山村看变迁、七一表彰等有声有色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全村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每月的党员大会,成为村里大事小情问计求策的重要平台,党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干群关系愈发紧密,士气信心空前高涨。

微党课创新形式集聚人气。结合每月“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开发“群众工作中的有效沟通”微党课,与学校联动开展“清廉乡村”建设,让廉洁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滋润人心。

工作队还注重宣传工作,在国家、省、州级媒体发表新闻稿件20余篇。这些报道,全方位展示了利福村乡村振兴的成果,让利福村声名远扬,也培育了村民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巩固成果,筑牢乡村振兴根基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基石。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将其视为重中之重,围绕“六福”利福建设,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通过开展“我的利福我来守”活动,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落地生根。

在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上,工作队细致入微。全村24户监测户,在他们的持续努力下,21户已成功脱离返贫风险并申请摘帽销号。同时,为给脱贫群众持续“输血”,该村为16名脱贫群众提供了公益性岗位,在集体经济建设中又为36名脱贫群众提供用工岗位。这些岗位,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百姓走向富裕的阶梯。

“人居环境整治关乎着村民的生活品质。”李小红介绍,截至目前,利福村已经为193户进行旱厕改造,全村465户家庭装上了庭院灯,清理整修村里5个大型山塘。该村争取到50万元自来水改造资金,解决了2个组季节性缺水难题。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同步推进,通组公路加宽提质改造2.9公里,新建3公里通城路,硬化2公里入户路,修建6条产业路,村部提质改造全面完成。

“现在我们村大变样了,自来水清亮亮的,夜里出门有路灯,村里又有了可以做工的产业。就连我们屋边的山林中也修了柏油马路,这一切都要感谢驻村工作队。”说及村里的变化,护林员陈自海可是滔滔不绝,他还热情相邀我们去他经常巡山的柏油马路上走一走。

行走在林间的草砂路上,百鸟啼鸣,山花溢香,令人微醺。是的,如今的利福村,村庄美了,产业兴旺了,道路更宽敞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种养结合,驱动乡村振兴发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近年来,利福村因地制宜,借助“天时地利人和”发展产业。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学习政策、交流考察,向各级领导宣传利福村,先后争取到项目资金1200多万元发展产业。

聚焦“一叶一果一菌一养”产业,利福村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发展传统烟叶产业,每年保持种植面积1000亩左右,稳定乡村经济基础;对柑橘产业进行品改,建立65亩柑橘品改示范园,辐射带动800多亩荒废柑橘地完成高位嫁接;引进山东商会发展黑皮鸡枞菌种植,建成的种植基地带动60多人就业。同时,鼓励支持村民利用山林资源,开展林下牛、羊、鸡养殖。如今,全村有种植大户8户、养殖大户10户,利福村的种养结合基本上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

产业就业帮扶是稳定增收的关键之一。通过驻村工作队牵线搭桥,村里联系了4家企业与村集体达成合作,形成“企业+村集体+脱贫户”的利益联结体,实现稳定“分红”,带动163户脱贫户增收,产业真正成为乡村发展的动力源泉。“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务工,方便得很,既有收入,也可以照顾家里,合算。”在黑皮鸡枞菌种植基地,62岁的村民彭英德动作麻利地推运菌种,30多名妇女、老人在大棚里忙着为菌种消毒。

通过一系列产业发展,利福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0年的5万元增长到目前的65万元,利福村也连续2年获评保靖县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明星村”。

发挥优势,赋能乡村振兴未来

“有了产品,就要想办法帮助村民销售出去,消费帮扶,也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李小红介绍,驻村工作队整合多方资源,加大消费力度,利用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资源以及教育部e帮扶平台、832农副产品销售平台等,采取学院职工团购、帮扶干部直播带货等多元举措与活动,探索消费帮扶新模式。同时还在学院内开设“农产品集市”模式,与其他学校、企业等签订消费帮扶协议。“我前年种植的南瓜,全靠李书记帮着卖,5万多斤一下子就卖完了,我打心里感谢驻村工作队。”说及村里的消费帮扶工作,50来岁的村民宋中平脸上流露出对工作队的感激之情。2021年至今,驻村工作队已消费帮扶利福村农产品达到200多万元。为提升农产品品牌效益,工作队还通过注册利福村商标及条形码、设计农产品包装、建立展示平台等举措,让利福村的农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同时,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自身职教优势,与保靖县人民政府签订校地人才培养协议,成立“工匠学院”,为保靖县开展电商、干部、建筑等培训,为乡村培养了大量实用型人才。组织10多支师生队伍到利福村开展各类活动,特别是开设的“蒲公英的约定”计划,让学院的1名大学生线上联系利福村的1户家庭。目前,已为50户家庭的孩子提供成长辅导,为乡村的未来播下希望的种子。

乡村振兴的号角仍在激昂奏响,如今的利福村,产业蓬勃发展,乡村治理井井有条,村民生活幸福美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但是,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利福村将继续秉持初心,砥砺前行,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迈进。

来源:湘西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