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云”、布“网”、享“智”,江苏常州重构“好房子”生态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7 11:11 2

摘要: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在常州经开区,“智慧服务”正深度赋能“好房子”生态:横林镇瑞宁新园小区等143个小区借力“阳光物业平台”,推动基层治理从“替民做主”转向“由民做主”;丁堰街道蓝山湖小区作为

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在常州经开区,“智慧服务”正深度赋能“好房子”生态:横林镇瑞宁新园小区等143个小区借力“阳光物业平台”,推动基层治理从“替民做主”转向“由民做主”;丁堰街道蓝山湖小区作为全区唯一入选江苏省智慧社区建设特色应用试点的单位,为近4000位居民重塑安全屏障;戚墅堰东方社区则深耕智慧养老,用智能手段守护“夕阳红”的幸福晚年,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好服务”为“好房子”注入的温暖灵魂。

上“云” 开启社区治理新格局

在常州经开区横林镇瑞宁新园,这个2019年交付的小区正焕发新生:曾经困扰居民的乱张贴、乱堆放、乱停车现象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道路、规范的停车区、智能充电棚及修缮一新的公共设施。这一转变得益于2023年接入的市级“阳光物业平台”,通过“一个平台、三类标准、三项公开”体系,构建起透明共治的社区治理模式。

“尽管周边有横林镇医院、横林小学、横林中学等优质资源,小区却因管理不善逐渐‘掉队’。”横林镇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王雪峰说,在植物生长旺季,绿化带内树木枯死、绿地斑秃甚至被占压,垃圾桶清运不及时导致异味漫溢……小区一度陷入“物业服务水平下降—居民满意度降低—物业费缴费率走低”的恶性循环,最低时物业费收缴率不足50%。一手“好牌”被打得稀烂,相关部门决心介入,帮居民把小区“赢回来”。

党建引领下,小区推进治理革新: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公开选聘新城悦物业入驻,同时建立专项维修资金监管制度,并针对公共收益管理难题,创新推行“阶梯式分配机制”——以年度公共收益成本预算为基准,实际收益扣除成本后若产生盈利,超出部分按业主70%、物业服务企业30%分配,既保障业主权益,又激发物业提升服务的积极性。

“阳光物业”平台的上线让治理更透明:业主通过手机端可实时查看公共收益明细、维修资金使用进度,线上完成投诉报修、参与小区事务投票表决,全程留痕可追溯。依托平台,小区先后完成地下车库改造、屋面防水维修、智慧门禁安装等工程,新建电动车棚并加装电梯阻车系统,彻底解决了电动车上楼充电的安全隐患。如今,物业费收缴率从不足50%提升至80%,业主陈阿姨感慨道:“现在每一分钱都晒在阳光下!”

目前,常州经开区143个小区已全部接入“阳光物业平台”,通过数字化赋能破解物业管理信息不透明、服务不到位等痛点,推动基层治理从“替民做主”转向“由民做主”。

布“网” 筑牢安防新图景

傍晚的蓝山湖小区里,居民顾春霞牵着爱犬漫步在小区中央大草坪上。谁能想到,这位如今的文明养犬“带头人”,几年前还是遛狗不牵绳的“反面典型”。这样的转变源自社区87个智能摄像头与88台物联设备织就的“天网”——这些设备会自动捕捉不文明行为,并将信息实时上传至智慧社区管理平台,网格员通过精准溯源、上门劝导,让文明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成立于2017年9月的蓝山湖社区,由大明蓝山湖苑、君开花园、滨翠雅苑三个小区构成,居住着近4000位居民。“社区一度因人员结构复杂、出租房密集、管理力量薄弱陷入困境,电动车进电梯、高空抛物等问题层出不穷。”蓝山湖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张丹说。

为摆脱以往单靠嘴皮子做工作的传统管理模式,2022年,“智慧蓝山湖建设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致力于运用科技力量,将党建引领、人员管理、车辆管理、房屋管理、设备管理五大模块集于一体,为社区治理注入新动能。

如今,从踏入小区的第一步起,智慧服务便如影随形。居民通过“智慧蓝山湖云门禁”小程序登记后,刷脸即可自由通行。“再也不用担心忘带门禁卡了,安全感满满!”顾春霞感叹道。

在安全管理方面,社区更是将科技应用发挥到极致。400万像素双目红外热成像监控设备24小时监测电动车充电区域温度,一旦异常立即预警;电梯内AI智能算法监控以超97%的准确率拦截入梯电动车。此外,高空抛物探头精准抓拍7层以上坠物,消防通道占用自动触发语音提醒,就连窨井盖都装上“电子脉搏”,水位超标立即触发警告……

凭借警网数据共享、深度融合的安防体系,蓝山湖社区成为全区唯一入选江苏省智慧社区建设特色应用试点的单位。

目前,全区累计126个小区安装 664个室外热成像监控、752套烟感+监控设备与1613个电梯阻隔器,庞大的设备矩阵勾勒出经开区筑牢安防体系的决心。

享“智” 绘就养老新答卷

智慧社区的建设成果也正惠及“夕阳红”群体。

走进戚墅堰街道东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指挥中心,巨大的显示屏实时跳动着楼栋分布图与动态数据,轻点图标,住户信息、特殊群体状态一目了然。

东方社区是个“老社区”,居民楼多建于上世纪70至80年代,社区内60岁以上老人约占40%。面对老龄化挑战,社区以大数据与智能化技术为核心,打造“三位一体”康养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居家社区服务联动、“门里门外”老年人家庭照料服务互补。

如今,社区为有需求的空巢老人免费安装了智能门磁、智慧燃气、智能烟感、智能手环、智能水表和智能监控等六种智能设备。智能门磁和智能水表在老人48小时未使用时会发出警报,智能手环能实时监测老人血压、心跳、体温等生命体征。“一旦异常,工作人员手机应用程序上对应楼栋标点就会变红,工作人员即刻派单网格员、通知家属,待网格员处理完毕,设备恢复正常,红色标点变回蓝色,形成事件处理闭环。”社区副主任张广宁说,智慧养老不仅解决了老年群体居家养老环境下存在的安全应急问题,也解决了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的后顾之忧。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