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在 2025 中国留学论坛上发布了《2025 出国留学蓝皮书》。该蓝皮书基于 28 个热门留学国家的一手数据,首次推出「留学国别环境指数」,涵盖质量与就业、安全与成本、信任与合作三个维度,下设 25 个二级指标,对全球主要留学目的地进行
编辑 | 几何留学学姐
近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在 2025 中国留学论坛上发布了《2025 出国留学蓝皮书》。该蓝皮书基于 28 个热门留学国家的一手数据,首次推出「留学国别环境指数」,涵盖质量与就业、安全与成本、信任与合作三个维度,下设 25 个二级指标,对全球主要留学目的地进行了多角度综合评估。
英国位居第一
学术资源:顶尖学府持续领跑
英国在学术声誉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为代表的英国高等学府,在全球学术领域长期占据领先地位。在 2025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英国有 18 所大学跻身全球前 100。这些院校不仅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其科研创新生态也十分活跃,吸引了全球顶尖的学者和研究人员。
签证与就业:续航力强劲
毕业生签证政策(PSW)的实施,允许硕士及以下学历的国际毕业生毕业后在英居留两年,博士毕业生则可获三年签证。这一政策延长了留学生毕业后在英国的居留时间。此外持 Graduate Route 签证的毕业生可直接申请技术工签,对于STEM博士毕业生的年薪门槛可享受20%的折扣,最低降至£30,960,为高端科技与工程人才留英创造了更大吸引力。
以奖引才:志奋领奖学金领衔
自1983年创立以来,由英国政府设立的志奋领(Chevening)奖学金已累计培育超过 60,000 名来自全球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杰出学者,搭建起连接国际青年领袖的重要桥梁,成为世界知名的高端奖学金项目之一。
除志奋领奖学金外,英国还拥有多元且完善的奖助体系:牛津大学的罗德奖学金(Rhodes Scholarship)选拔全球学术与领导力兼备的精英人才;利兹大学、伯明翰大学等高校也推出专项奖学金,从学费减免、生活补贴到研究经费支持,全方位助力优秀学子实现学术理想,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才奔赴英国深造 。
国际生规模:多元共融的学术社区
英国学府的国际学生规模持续扩大,总数已达数十万人。其中,中国、印度和尼日利亚是英国国际学生的前三大来源国,这些来自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学子汇聚于此。不同肤色、语言与文化背景的学生共同学习与交流,在英国校园内构建起了充满活力的多元、包容的国际学习生态。
新加坡位列第二
教育质量与学术声誉
新加坡国立大学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8,连续多年蝉联亚洲第一。南洋理工大学排名全球第15,较前一年上升11位。新加坡高校普遍采用英语授课,课程设置强调跨学科与实践导向,契合全球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在新增前沿学科方面,新加坡国立大学开设「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硕士,南洋理工大学推出「可持续城市发展」等多个跨学科项目,课程设置与智慧城市建设深度衔接。
签证政策与就业前景
新加坡教育部与人力部联合发布的政策指出,自2025年起,EP准证申请标准调整,最低月薪门槛为5,600新币,金融行业为6,200新币。
实习就业衔接方面,针对部分毕业生可申请最长期访问准证,期间可自由求职或创业。
含奖学金支持的研究项目聚焦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清洁能源等领域,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研究与实习机会,提升高校科研输出与人才留用能力。
留学生活与成本
根据各大高校国际学生事务处的数据,校外合租住宿月均花费在800至1,200新币之间,市中心及高校周边地区租金上涨趋势明显。合租公寓月均租金900-1,200新币,校内食堂餐费每日约15新币。
学费方面,公立大学硕士年均学费15-25万人民币。
新加坡政府推出能源补贴、生活津贴等临时预算措施以缓解物价上涨压力,但整体生活成本仍处亚洲主要留学目的地中高水平区间。
专业设置与入学门槛
商科、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等专业申请人数持续增长,南洋理工大学2024年金融硕士课程录取率为7.3%,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申请量同比激增38%。
美国首次跌出前三,排名第四
学术资源:科研生态持续领先
全球排名表现: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8所院校进入QS 2025世界大学Top20,7所高校跻身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前十。
交叉学科扩容:覆盖工程、数据科学与公共卫生等多个领域。
2023–24学年,美国在校国际学生数量超过110万人,创历史新高,体现出其高校对国际生的持续吸引力。
申请动态:专业机会遇与学科限制
STEM专业占比:2024年中国在美留学生中有半数以上选择STEM方向,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等工科专业申请量同比上涨明显。
2025公布了敏感 STEM 领域黑名单,涉及 AI、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计划赴美攻读相关专业的学生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签证政策:风暴和利好并存
STEM OPT延期政策:符合条件的STEM毕业生可在标准12个月OPT基础上,再申请24个月延长,总计可获36个月实习/工作许可。
H‑1B工作签证抽签:2025财年两轮抽签后,独立受益人总选中率提升至约29%,较首轮26%有所上升。
F‑1学生签证撤销:近1000名学生的F1签证被突然撤销,SEVIS状态从“有效”转为“终止”。
安全与政策警示:复杂态势下的备选方案
官方安全提醒: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已对美国部分地区发布留学预警,建议同学们关注教育部及驻外使领馆的正式公告。数据显示,西海岸与东海岸部分城市的留学预警次数相对较多,而中西部和五大湖地区相关预警次数较少,申请者可据此参考相关官方提示。
留学,如何做出最优选择?
对于有留学意向的学生和家长来说,《2025 出国留学蓝皮书》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在选择留学目的地和专业时,不能仅仅依据传统的认知和排名,而应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
蓝皮书显示,中国留学生主要在海外学习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和工学相关专业。同时,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成为热门方向,60% 的归国留学人员投身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这表明,中国学生在做留学决策时,不仅考虑个人兴趣,还考虑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市场需求,体现了更加理性和目标导向的留学选择策略。
留学不仅是获取知识和学位的过程,更是一次全方位提升自我、拓展国际视野的人生经历。在全球留学市场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学生和家长应充分利用各类权威信息资源,谨慎规划,争取将教育投资转化为持续的人生增值。
来源:东北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