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深刻意识到:充满内卷的打工没有尽头,毫无意义,人生也并不是只有上班这一条轨道,生活并不只有一种活法,他们开始按照自己的喜好、想法进行探索,试图换一种活法,寻求人生的旷野。
“大厂裁员、35岁被裁失业陷入中年危机、应届生毕业即失业……”
当各大自媒体还不时地报道着这类充满焦虑的话题时,另外一边则充斥着00后裸辞、大厂辞职员工做博主、年轻人回乡种地的消息。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深刻意识到:充满内卷的打工没有尽头,毫无意义,人生也并不是只有上班这一条轨道,生活并不只有一种活法,他们开始按照自己的喜好、想法进行探索,试图换一种活法,寻求人生的旷野。
为此,他们有些人做起了自媒体,开始了直播带货,或主动或被动地成为了自由职业者、数字游民,只工作不上班,成为了大家新的共识;
有些人被迫创业,用过往攒的积蓄,开民宿、做咖啡,投身实体;
有些人开始沉浸式旅行,一边打工一边体验一边环游,甚至买个房车,开到哪里,家在哪里。
也有的不约而同地前往“有风的地方”——旅居云南大理,随着今年《我的阿勒泰》热播和爆红,大家又一窝蜂去寻找,那一片野马奔腾的壮阔草原,和令人心驰神往的青绿旷野。
大家仿佛血脉觉醒一般突然发现:失业好像也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小孩,自己赚的钱,完全能很滋润地养活自己。就算不工作了,随便找点事情做,哪怕干点儿兼职,打点儿零工,也能活下去,大不了,还能回家种地。
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低欲极简的人生,不仅大大降低了消费的欲望,有的甚至开始“跳出三贷外,不在五险中”。
大家开始意识到,只要不碰房贷、车贷、传宗接代,不交社保医保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每月三四千的工资,就可以活得舒舒服服的!即便不上班,只要没有房贷车贷等固定开支,养活自己也不难。我们真正需要的,其实好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曾有知名机构做了的调查报告显示,80/90后为主的年轻人中,实际负债人数高达44.5%,也就是将近一半的中国年轻人身上都背着债务。
而他们中,80后人均负债超过22万,90后人均负债超过12万元。
尽管说背上贷款并不完全是年轻人自己的选择,更像是裹挟着婚姻、落户、子女入学等多重因素的不得已,是时代造就的无可奈何。
尤其是口罩事件后,近几年房产暴雷、楼盘烂尾等频发,很多年轻人才发现,掏空了几代人的口袋,背负几十年的外债所购买的房子,结果不仅房子还没住进去,房价、资产就已经缩水了大半,而且每个月还必须按时打款,还了好几年,却大多数都在交利息,如果不小心失业,就会面临断供,想想都觉得害怕!
一辈子的积蓄全花在房子跟车子上,属实太不值当,所以现在房子也卖不动了,哪怕各种楼市政策刺激,也几乎没什么效果,一则大家真的收入紧张,更主要的还是购买意愿和预期下降,对待购房的认知和观念,无形中变了。甚至有些年轻人,连房租都开始想办法省——“我辛辛苦苦赚的钱,凭什么每个月给你房东上缴”?
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断供, 生活算是被这帮年轻人给玩明白了。没有房子车子不好找对象不好结婚?那就不找不结!婚都不结,更别提生孩子了!
这一辈的年轻人,确实活得非常通透,思维完全不是上一辈人能理解的,年轻人把成家立业买房结婚看得很轻,完全不是人生的必选项,自己的生活才是第一。以至于现在年轻人结婚的年龄越来越迟,可以谈恋爱、同居,但就是不愿意结婚。生孩子、生二胎的意愿也在节节走低。正儿八经把找工作、上班当作一个事业的人也少了。
不过,跳出三贷外,是个人的选择,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有谁规定的必须有房子有车子才是生活呢?本就是外界强加的价值观,丢掉也没有什么可惜。
只是真正能跳出的,相信也终归是少数。
不过不在五险中,还是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尽量别中断或放弃,毕竟现在灵活自助缴纳也很方便,而且当下的社会里,国家兜底的社保和医保,还是很重要的,也很有性价比。
余华说:人生既是轨道,也是旷野,如果没有旷野里驰骋的能力,那么按照既定轨道前行也未尝不可。
人生是各种体验的总和,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成功并不是只有唯一的标准,生活也并非只能按照预定的道路前进。
要想过好自己的人生,还是得先耕耘好自己脚下的土地。
来源:进击的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