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战争可能有多大?24年前美学者曾预测,最怕中国一能力成现实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7 11:57 2

摘要:2025年,中美关系真是让人捏把汗。从贸易战到科技封锁,再到南海、台湾问题上的针锋相对,大家心里都有个疑问:这俩大国会不会真打起来?

2025年,中美关系真是让人捏把汗。从贸易战到科技封锁,再到南海、台湾问题上的针锋相对,大家心里都有个疑问:这俩大国会不会真打起来?

其实,早在24年前,美国就有一位学者预测过这种局面,他叫约翰·米尔斯海默,是国际关系学界的大牛。

他当时就说,中国崛起会让美国坐不住,双方迟早会起冲突。他还特别提到,美国最怕中国的一种能力一旦成真,麻烦就大了。

先说说这位约翰·米尔斯海默。他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研究国际关系出了名,尤其是他搞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特别有影响力。

这理论啥意思呢?简单讲,他觉得国际社会就像个丛林,各国为了生存和安全,都得拼命增强实力,最好能称霸一方。

2001年,他写了本书叫《大国政治的悲剧》,里面就提到,中国如果崛起,必然会挑战美国的全球老大地位,美国肯定不会干看着,双方很可能擦枪走火。

那时候是2001年,中国刚加入WTO,经济开始起飞,但军事上还远不是美国的对手。

可米尔斯海默眼光长远,他认为中国只要发展下去,迟早会威胁到美国,尤其是在亚太地区。

他特别指出,美国最怕的是中国军事力量的快速提升,特别是中国能在亚太地区跟美国掰手腕的能力。

一旦中国有了这种实力,美国在西太平洋的霸主地位就保不住了,冲突风险自然就高了。

当时他的观点挺有争议。有人觉得他太悲观,毕竟全球化时代,大家经济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会轻易开战?

但也有人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大国竞争从来没消停过,历史上德国崛起搞出两次世界大战,苏联挑战美国搞出冷战,都是例子。

米尔斯海默说的“中国的一种能力”,主要是指中国军事力量的现代化。这20多年,中国军队的变化真不是盖的,从航母到隐形战机,再到高超音速导弹,实力蹭蹭往上涨。

美国最怕的,其实是这几点:

1. 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

中国在东海、南海这些关键地带部署了反舰导弹、潜艇、战机,目的就是不让美国航母靠近自家门口。这种策略叫“反介入/区域拒止”,简称A2/AD。

说得接地气点,就是中国在自己家附近布了个“防御圈”,让美国海军想进来得掂量掂量。美国智库2016年就警告过,中国的A2/AD能力已经让美国不敢轻举妄动。

2. 高超音速武器

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也是个大杀器。2021年,中国试射了一枚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美国军方直接炸锅了,因为这玩意儿速度快到离谱,轨迹还不好预测,能轻松绕过美国的导弹防御网。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当时就说,这事儿“很接近斯普特尼克时刻”——意思是跟苏联当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给美国的震撼差不多。

3. 网络战和太空战能力

现代战争不光打飞机大炮,网络和太空也很关键。

中国在这些领域也没闲着。美国国防部2024年的报告说,中国有能力攻击美国的卫星和网络系统。

要知道,现在的战争高度依赖卫星导航和通信,一旦被干掉,后果不堪设想。

4. 海军的崛起

中国海军这几年扩张得太快了。2015年,中国海军舰艇数量才200多艘,到2024年已经超过350艘,比美国海军还多。

尤其是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标志着中国在航母技术上又往前迈了一大步。加上驱逐舰、潜艇的升级,中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存在感越来越强。

这些能力的提升,直接威胁到美国在亚太的主导地位。米尔斯海默当年担心的就是这个:中国一旦能在军事上跟美国抗衡,双方的博弈就会变得更危险。

24年过去了,中美关系确实越来越紧张。

看看这几年的事儿:贸易战、科技战、南海对峙、台湾问题,哪一件不是火药味十足?

具体来说,有几个关键点值得注意:

贸易战和经济摩擦

2018年,特朗普发动贸易战,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拜登上台后也没停手。2023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还是高达6900亿美元,但经济竞争已经白热化。

美国想把中国挤出全球供应链,中国则拼命发展自己的产业,比如芯片制造。

科技竞争

科技领域更是你死我活。美国限制中国企业买高端芯片和技术,比如对华为的制裁。

中国不甘示弱,投入巨资搞自主研发,2023年华为Mate 60 Pro用上了国产芯片,直接打了美国一记耳光。

台湾问题

台湾是中美之间最敏感的点。美国频频派高官访台,卖武器给台湾,还搞军舰穿越台湾海峡。

中国这边态度强硬,2022年佩洛西访台后,中国在台海附近搞了大规模式军演,摆明了不退让。

南海争端

南海也是个火药桶。中国在南沙群岛建人工岛,部署军事设施,美国则拉着盟友搞“自由航行”,双方军舰差点撞上。2023年,中美在南海的军事对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说实话,中美关系的未来谁也说不准。米尔斯海默的预测有一定道理,中国崛起确实让美国感到了压力。

但国际关系不是直线发展,变量太多。经济、科技、国内政治、意外事件,都可能改变局势。

短期看,中美不太可能直接开打,但摩擦肯定少不了,尤其是在台湾和南海。长期看,如果中国继续强大,美国继续围堵,双方关系可能会更僵。

不过也有希望。全球化让各国利益交织,战争代价太高。或许中美能找到一种“斗而不破”的相处模式,就像冷战时的美苏那样,互相较劲但不真动手。

来源:看电影看到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