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济南市长清区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劳动争议案件,一驾校教练被驾校拖欠工资,多次催要无果将驾校告上法庭,法官通过“背靠背”调解方式,让劳动争议双方“握手言和”。新黄河记者了解到,最终在法院调解下,驾校支付给该教练共计55000元。
近日,济南市长清区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劳动争议案件,一驾校教练被驾校拖欠工资,多次催要无果将驾校告上法庭,法官通过“背靠背”调解方式,让劳动争议双方“握手言和”。新黄河记者了解到,最终在法院调解下,驾校支付给该教练共计55000元。
市民杨某在某驾校从事教练员工作,每月工资5000元,自2023年8月起某驾校开始拖欠杨某工资,2024年5月杨某辞职。后杨某多次催要工资未果,于2025年1月向济南市长清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拿到仲裁结果后,杨某对仲裁结果不服,诉至法院,要求某驾校支付工资、加班费、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等。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仔细查阅了卷宗材料,及时电话联系原、被告,详细了解事情始末、细致梳理案件事实。沟通中,法官了解到杨某自某驾校辞职后创业失败,长期没有工资收入,目前生活较为困难。考虑到案件事实相对清楚,证据比较充分,为尽快帮助杨某讨回欠薪,减轻双方诉累,承办法官尝试通过调解化解双方矛盾纠纷。
据了解,为减少双方对立情绪,承办法官决定采取“背靠背”调解方式,分别与双方进行沟通,做疏导工作。一方面为双方释法析理,让双方分清是非;另一方面通过情感劝解,使双方放下心中芥蒂,寻求共识。多番交流下来,双方的态度逐渐缓和,最终双方放下成见、各退一步,顺利达成调解协议,约定一个月内,由某驾校支付杨某共计55000元,该案得以圆满化解。事后,杨某将一面印有“维护人民利益 彰显法律公正”的锦旗送到承办法官手中。
长清法院方面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贯穿办案始终,不断完善调解举措,创新调解方式,公正高效办好每一起“小案”,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司法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记者:李震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杨荷放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