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传宾:“胖胖支书”的乡村打工记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7 11:37 2

摘要: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周传宾的手机已频繁响起。“胖胖支书,我屋头柚子树好像生虫了!”“周胖胖,你能到我屋头帮我看看柚子树吗,啥时候修枝?”……翻开他的手机通讯录,存着全村1422户人的电话;翻开他的工作笔记,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家每户的“急难愁盼”。他用15年的坚守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周传宾的手机已频繁响起。“胖胖支书,我屋头柚子树好像生虫了!”“周胖胖,你能到我屋头帮我看看柚子树吗,啥时候修枝?”……翻开他的手机通讯录,存着全村1422户人的电话;翻开他的工作笔记,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家每户的“急难愁盼”。他用15年的坚守,带领全村种植真龙柚增收致富,由于过劳肥的身材像圆滚滚、胖乎乎的真龙柚,村民们亲切称呼他为“胖胖支书”。

“归巢雁”扛起使命:从车间班长到乡村领路人

周传宾,男,现年46岁,中共党员,现任合江县凤鸣镇牌坊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2010年,面对凤鸣镇党委、政府抛出的“橄榄枝”,已在工厂担任车间班长的周传宾毅然返乡。“当时月薪能拿6000多元,但我是党员,又是组织培养的公费生,家乡需要我,我必须回来!”掷地有声的话语背后,是初回牌坊村时看到的景象:泥巴路坑洼难行,青壮年外出打工,撂荒地杂草丛生。

从车间流水线转战田间地头,周传宾带着“班子强,乡村才能强”的决心,建立起“老带新、强带弱”的干部培养机制。他像“种树”一样培育后备力量,5名青年骨干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中淬炼成长,打造出远近闻名的“硬核党支部”。牌坊村连续三年考核全镇第一,先后被评为省级“四好村”、市级“四好村”、市级“脱贫攻坚先进村”,多次荣获市县“优秀基层党组织”称号,这些荣誉见证着这个班子的坚强战斗力;他本人也多次被县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等荣誉,村民口中“有事找胖胖支书”的信任,丈量着这位带头人的初心。

“金钥匙”打开富路:荒山变果园手机成农具

站在牌坊村的观景台俯瞰,1.2万亩荔枝林如绿浪翻涌,2000亩真龙柚园飘香。谁也想不到,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贫瘠的荒坡。“土里刨食只能糊口,规模化种植才能致富!”周传宾带头成立“大胖胖家庭农场”,请专家改良品种,拿起一根自拍杆、一部手机就当起“带货主播”。他白天跑田坎,晚上学电商,硬是把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间里,荔枝、真龙柚从枝头直达全国;微信群里,订单随着柚花香飞向五湖四海。

为了让“沉睡资源”活起来,他逐户动员村民流转土地,引进龙井农场打造千亩农业产业园。稻鱼虾共养的水田波光粼粼,粮油基地里的油菜花泛着金光,200余户村民在家门口当起“产业工人”。“土地租金+务工工资+分红”的“三金模式”,让村民年人均增收超2000元,昔日的“空心村”成了“聚宝盆”。

“贴心人”守护桑榆:电话簿里的温情脚印里的担当

“胖胖支书比亲儿子还上心!”80岁的留守老人王奶奶抹着眼泪说。在她家的墙壁上,贴着周传宾手写的“便民服务卡”;在她的手机里,存着周书记24小时开机的号码。面对村里200多位留守老人,周传宾创新推出“三个一”关爱机制:一本通讯录随时倾听需求,一月一次上门探访,一场敬老爱老服务活动。

他带领党员志愿者建起“老人帮扶驿站”,为困难老人们送去米、面、粮油和衣物;他协调乡贤、成功人士捐资修建农村公路,白发苍苍的腰鼓队敲出欢快的节奏;他推动“邻里互助”养老模式,让独居老人有了“结对亲人”。每月走访全村老人的足迹,织就了一张密实的民生保障网;深夜接听的每一个求助电话,传递着共产党人最温暖的承诺。

夕阳西下,周传宾又匆匆走向九社的稻虾田。裤腿上的泥点、笔记本上的待办事项、村民微信群里的消息提醒,构成了他“永不停歇”的日常。“乡村振兴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得带着大家一块拼!”这位总说“自己书读得不多”的村书记,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家国情怀”——把理论写在家乡土地上,把初心刻进群众心坎里。如今的牌坊村,产业大棚映着晚霞,老人的笑声漫过山岗,周传宾的乡村打工故事,仍在青山绿水间续写……( 窦林 胡运莲)

来源:马厂市东区五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