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起事件发生在淘宝平台,一家中小型店铺上架了一款格纹图案的短裤。这种款式在当下市场十分常见,多个平台和商家均有销售。看似一款普通商品,却意外成为争议焦点。
事件起点:一款全网热销的短裤
这起事件发生在淘宝平台,一家中小型店铺上架了一款格纹图案的短裤。这种款式在当下市场十分常见,多个平台和商家均有销售。看似一款普通商品,却意外成为争议焦点。
投诉突袭:权利人出手
BURBERRY LIMITED 作为权利人,基于其拥有的编号为 G732879 的商标权“格纹图案”,在淘宝平台发起了投诉。投诉内容指向明确,认为该商品为“假货”,并将其定性为明显假货违规,属于商标权下的假冒类指控。
风险升级:店铺面临重罚
由于投诉性质为“售假”,平台初步处理意见极为严厉。一旦申诉不成功,商家将面临商品链接删除、店铺权重下降,甚至是保证金扣除等严重后果。对一个依赖单品流量的店铺而言,后果不堪设想。
扭转局面:申诉获成功改判
经过一番反复沟通与材料提交,最终平台认定该商品虽存在一定问题,但不构成严重性质的“售假”。处罚等级被成功调整为“一般违规”,商品链接删除处理,但未扣分、不影响店铺权重,也未动用保证金。
案例启示:流通商品与权利冲突的灰区
这个案例引发思考:当一款产品在市场广泛流通,却被权利人主张图案权利时,商家的处境往往非常被动。但同时,平台的最终判定也显示出,对“明显假货”并非一锤定音,具体情境与判断标准仍具操作空间。
来源:悦谈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