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9岁的白领王女士因腰部剧痛就医,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我才29岁,怎么会得这种病?”面对诊断结果,她充满困惑。
本报讯(记者 梁露露 通讯员 俞凤英)29岁的白领王女士因腰部剧痛就医,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我才29岁,怎么会得这种病?”面对诊断结果,她充满困惑。
郑州人民医院骨二科张陆主任解释,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于20—50岁的重体力劳动人群,其中30—40岁发病率最高,占比超过40%。“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改变,青少年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久坐、缺乏运动、姿势不良是主要诱因。”
不良习惯让腰椎变得脆弱不堪
“在电影《哪吒2》的奇幻世界里,妖族在充满成见与压迫的环境中艰难生存,不惜与神仙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身体里也有一场‘战斗’正在悄然发生,那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我们的‘腰’族(腰部健康)发起的攻击。”张陆主任比喻说。
久坐时,人就像被施了“定身术”,腰部肌肉得不到充分的放松和锻炼,使得腰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没有足够的运动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会让腰椎像失去了“保护伞”,变得脆弱不堪。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都给腰椎间盘突出症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大策略筑起“腰”族的“结界”
如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筑起“腰”族的“结界”呢?张陆主任给出三大防护策略。
“乾坤大挪移”:正确姿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乾坤大挪移”,掌握正确的站坐姿势。
坐的时候,要保持腰背挺直,双脚平放在地面上,避免长时间弯腰驼背。站立时,要保持身体挺直,收腹挺胸,不要长时间弯腰或扭转腰部。这样能让腰部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不妨选择一些适合腰部锻炼的运动,如游泳、瑜伽、普拉提等。这些运动能够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为腰椎提供更好的支撑。
“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腰部伸展运动,一是双手上举拉伸(10次/组),二是腰部左右扭转(左右各15次),能有效地缓解腰部疲劳。”张陆主任解释。
“元气修复符”:合理作息
合理作息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避邪符”。要保证7—8小时的优质睡眠,让腰部肌肉在睡眠中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避免过度劳累,每隔一段时间要起身活动一下,缓解腰部疲劳。
“灵珠护体”: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灵珠护体”。
多吃富含钙、维生素D等营养成分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等。这些营养成分能够促进骨骼的健康,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同时,注意避免过度肥胖,因为肥胖会给腰部带来更大的负担,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风险。
张陆主任特别提醒,出现以下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持续腰部疼痛超过2周、下肢麻木或放射痛、晨起腰部僵硬感明显和日常活动明显受限。
本文来自【大河健康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