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上海车展现场,当全景声剧《法医秦明·尸语者》中刀刃破空声在理想Mega车内响起时,现场体验者不自觉地侧身闪避,这正是喜马拉雅与杜比共同打造的"生理级"沉浸体验。衣料摩擦、慌乱呼吸等细微声响通过21个扬声器精准定位,这种突破性的音频体验背后,折射出整个车
文 | 一然
2025上海车展现场,当全景声剧《法医秦明·尸语者》中刀刃破空声在理想Mega车内响起时,现场体验者不自觉地侧身闪避,这正是喜马拉雅与杜比共同打造的"生理级"沉浸体验。衣料摩擦、慌乱呼吸等细微声响通过21个扬声器精准定位,这种突破性的音频体验背后,折射出整个车载音频市场正在经历深刻变革。
理想Mega车内正在播放喜马拉雅杜比全景声有声剧《法医秦明·尸语者》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传统"听个响"的车载音频时代正在终结。在智能汽车 “软件定义体验” 的趋势下,喜马拉雅通过整合音频内容资源与数字技术能力,为车载场景提供音频服务解决方案,既满足用户的娱乐与情感需求,也助力车企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笔者在车展现场观察到,喜马拉雅的"声音生态"已深度渗透多个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在商汤绝影和斑马智行的展区,可以体验到集成喜马拉雅音频服务的智能座舱功能。多场景的深度整合正印证了喜马拉雅从内容提供商向场景服务专家的转型。
就车联网业务的战略布局,喜马拉雅车联网事业部总经理武冰冰向笔者展示了一组关键数据:目前平台已与超80家车企达成合作,覆盖98%的网联车型,活跃用户日均收听时长达到95分钟。“这些数字背后,是我们对‘声音价值’的重新定义。”
喜马拉雅车联网事业部总经理武冰冰
破局:车载音频的智能化跃迁
"十年前,车载音频还停留在FM/AM广播阶段。2016年,观察到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智能化机遇,喜马拉雅果断成立车联网事业部,开启从‘内容供应商’到‘场景服务专家’的进阶之路。”武冰冰回忆道。
在蓬勃发展的车联网生态中,喜马拉雅的转型体现在多个维度:内容形态上,从传统广播到智能点播,再到如今的AI个性化推荐;内容价值上,从单一的知识传递升级为具有情感共鸣的播客体验;人机交互上,物理按键让位于智能语音,并向着无感式服务迈进;服务场景上,突破车载限制,实现多终端无缝衔接;音效体验上,则完成了从基础立体声到沉浸式全景声的跨越。
这些变革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车载音频体验的升级迭代。
武冰冰分析,用户始终追求以 “自我” 为核心的个性化、高品质内容服务,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没有改变需求本质,而是为这些期待的落地提供了现实条件,同时也催生出用户对更高品质服务的迫切渴望。
立标:全景声技术的生态布局
“用户看到电影有4K或杜比视界标签会认为视觉表现力好,看到Hi-Fi高保真标签觉得音乐还原度高,但什么是好音频?”武冰冰指出行业痛点。
他判断,全景声技术将成为车载音频的下一代标准。
当下,小米、小鹏、蔚来等主流车企纷纷推出全景声车型,全景声服务正成为中高端汽车的标配,这不仅为音频内容听感升级带来绝佳契机,也为喜马拉雅开辟了新的增长赛道。
武冰冰介绍,依托海量内容储备、持续创作体系、场景化服务经验及头部合作案例沉淀,喜马拉雅已具备落地全景声服务的实力。理想汽车与喜马拉雅首发科幻三部曲《流浪地球》、《索拉里斯星》、《沙丘序曲》全景声版,开创行业先河;截至 2024 年底,喜马拉雅平台全景声内容体量超 3300小时、2.7万余集,用户收听量同比激增5倍。预计2025年底,内容规模将突破5万集。
目前,喜马拉雅在全景声领域重要的技术伙伴有杜比实验室、WANOS、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以杜比实验室为例,其提供编解码技术,喜马拉雅负责用技术创作内容,内容的品质和创意是喜马拉雅的核心价值所在。
车展现场,杜比展台中,喜马拉雅《三体》广播剧的杜比全景声版预告首次披露。与此同时,喜马拉雅杜比全景声专区即将上线理想汽车,车展观众可在杜比展台提前体验内测版本。
2025上海车展杜比展台喜马拉雅杜比全景声展示
杜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蔚来、极氪等品牌车型已上线喜马拉雅杜比全景声专区,用户可通过车载系统直接调用。这类内容已成为车企展示音响性能的重要载体,优质的全景声内容能够充分释放车载音响系统的潜力,比如精准还原声场流动感和声音质感,这正是高端车型追求的沉浸式听觉体验。
此外,喜马拉雅的生态伙伴还包括,硬件供应商博泰、德赛、四维图新、华阳等;软件服务商腾讯智慧出行、百度车联网、科大讯飞、星河智联等。
对于未来的战略布局,武冰冰表示,喜马拉雅将通过多元优势构筑竞争壁垒,从内容选品、版权合作、技术兼容、品质把控,到生产生态与商业模式,全方位打造全景声服务标杆。“一直以来,喜马拉雅希望为用户带来颠覆性收听体验,引领有声行业迈向新高度。”
融合:内容与软硬件的协同进化
上述愿景的实现,离不开内容与软硬件的深度协同。在智能汽车行业从"功能叠加"向"体验升级"转型的关键期,喜马拉雅洞察到一个重要趋势:随着用户将车载空间视为"第三生活空间",优质内容正在成为激活软硬件价值的核心要素。
"我们与理想、蔚来等车企的合作印证了这一点。"武冰冰举例:"当蔚来7.1.4音响系统与喜马拉雅的全景声内容结合时,用户日均收听时长显著提升。这充分证明,优秀的内容就是硬件性能的最佳'翻译官'。"
目前,喜马拉雅与软硬件企业的合作已深入研发、内容生产、用户体验设计全链条。
在上海车展现场,商汤绝影展示了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该方案则是将喜马拉雅AI Agent的"AI每日新鲜事"功能深度集成至座舱语音系统,实现了三大核心能力:首先,系统能基于车主历史收听数据智能筛选当日热点资讯;其次,通过AI场景识别技术,可自动匹配不同用车场景下的内容需求,实现"服务找人"的无感交互;在此基础上,系统支持实时语音问答互动,为用户提供深度内容解读和互动服务这一技术整合标志着车载音频服务正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智能转变。
2025上海车展商汤绝影智能座舱
关于如何“服务找人”,武冰冰解释,基于车载大模型分析用户通勤时段、路况等使用习惯,会主动生成 “场景化内容包”,如拥堵时推送碎片化资讯与解压音乐,同时硬件端自动优化音频降噪、清晰度等参数,实现无感体验。
在上海车展斑马智行展台,喜马拉雅展示了其最新推出的"小雅"智能语音助手。这款3月上线的语音交互产品基于DeepSeek、Qwen、Doubao等主流大模型技术开发,具备三大核心功能:智能搜索,资讯服务及拟人交互,为用户带来更精准、多元的音频内容获取方式。
2025上海车展斑马智行展台喜马拉雅智能语音助手 “小雅”
武冰冰强调,喜马拉雅与合作伙伴共建生态坚持一个核心理念:摒弃单纯的技术炫技,从用户实际痛点出发倒推解决方案。"只有把内容和软硬件都对准用户的实际需求来设计,才能打造出让用户真心觉得好用的车载体验。"
这一理念正在推动"内容+软硬件"协同向更深层次发展。武冰冰进一步描绘,未来的智能座舱将实现:硬件作为场景 “传感器”,通过座舱内的摄像头、压力感应等设备,实时捕捉如后排有儿童、导航至露营地等使用场景。系统将自动调整如氛围灯、音响分区等硬件设置,推送亲子音频或露营歌单等相应内容,形成"场景-软硬件-内容"的智能闭环,让每一次出行都获得量身定制的声音体验。
增长:拓展车载场景的新边界
目前,喜马拉雅以"技术赋能内容,场景驱动变现"为商业逻辑,在车载音频市场开辟出差异化的增长赛道。
同时,喜马拉雅积极主导行业标准制定,牵头确立Audio vivid菁彩声车载有声剧等行业标准,稳固自身在行业内的技术话语权;版权方面,推进独家IP合作,实现对99%热门影视原著有声剧的覆盖,并与出版方紧密互动,如蔡康永有声书与纸质书同步发行;在场景化运营方面,针对通勤、亲子、自驾等核心出行场景定制内容推荐,实现更加个性化、高品质的服务;用户运营方面,举办特色活动,洞察情绪消费需求,推出针对焦虑、孤独等社会情绪的治愈型内容,增强用户情感依赖。
武冰冰表示,喜马拉雅会将与头部车企技术共研的成果,打造成体验标杆,同时形成标准化范式,为快速赋能整个车载内容生态奠定基础。最终将实现“耳朵经济”的多元变现——既服务用户“第三空间”体验,又赋能车企差异化竞争,推动车载市场拉开增量空间。
“用声音分享人类智慧,用声音服务美好生活”不仅是喜马拉雅的使命,更是其车联网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武冰冰总结:“我们以声音为纽带,将智能座舱升级为情感港湾。无论是通勤解压还是亲子互动,每一段驾驶时光都因声音而更具温度。”
来源:财经新媒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