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5月《教育家》杂志社联合中科智能科学探索中心等单位,特邀中科院、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者及北京中关村三小、人大附中一线名师,发起“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应用研修营”活动。本篇文章我们摘录其中两位嘉宾的讲座提纲,以此回应上述问题,希望能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一点启
提到“人工智能教育实践”,身为教师的你是否也存在这些困惑呢?
人工智能通识课怎么上?如何设计贯通式AI课程体系?
AI学科应用与跨学科教研教学应该怎么做?
有没有具体的AI教学课例和学生活动案例分享?
今年5月《教育家》杂志社联合中科智能科学探索中心等单位,特邀中科院、北京邮电大学专业学者及北京中关村三小、人大附中一线名师,发起“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应用研修营”活动。本篇文章我们摘录其中两位嘉宾的讲座提纲,以此回应上述问题,希望能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一点启发。
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
融合创新应用研修营
2025年5月23日 - 5月26日
天津 • 海富国际酒店
郝石佩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课程部、信息中心主任,被评为信息技术学科北京市骨干教师,全国部编版信息科技教材核心作者。
目标偏离危机
- 85%课堂时间用于工具操作(如AI绘画平台)
- 评价体系缺失:忽略系统思维、伦理判断等核心素养
二、贯通式AI课程核心理念
三维框架设计
- 纵向衔接:
认知发展:具象操作(幼)→抽象推理(高)
工具进阶:实物编程→云端开发
- 横向融合:
数学(概率可视化)、艺术(风格迁移解构)
- 深度螺旋:
数据编码(幼儿园分类→高中建模)
智能素养目标体系
学段
技术理解
伦理判断
幼儿园
感知设备存在
讨论"机器人需要休息吗"
高中
分析技术局限性
撰写社会影响评估报告
三、全学段能力图谱与课程案例
幼儿园阶段(3-5岁)
- 目标:建立人机协作认知
- 案例:《AI朋友的一天》角色扮演(扫地机感知环境+语音助手交互)
- 工具:KUBO编程机器人、AR智能卡片
小学阶段(1-6年级)
- 知识螺旋:
三年级:AI绘画工具实操
五年级:风格迁移算法实践
- 典型项目:
"校园AI小管家"开发(数据采集→模型部署)
初高中阶段(7-12年级)
- 系统思维路径:
单设备→多设备→云边端协同(如教室监测→校园安防)
- 社会议题:
开发"AI助老手环"(技术优化+隐私保护+适老化提案)
四、课程案例深度解析
现有课程亮点
- 五年级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课程(卷积和深度学习)
- 标准化伦理教学模板(人脸识别辩论赛)
优化升级方案
- 纵向延伸:
幼儿园增设《AI魔盒探秘》体验课
初中开发"中药材智能鉴别系统"(衔接小学植物识别)
- 素养升级:硬件模块增加专利申请模拟环节
预期改进效果
指标
改造前
改造后
跨学科项目
3个/学年
8个/学年
学生专利
0
2-3项/年
五、实施路径与资源整合
四维推进策略
- 锚点建设:贯穿学段的核心概念(如"数据"从收集→建模)
- 工具链:幼儿图形化平台→高中云端实验室
- 师资培养:跨学段教研组每月集体备课
- 评价体系:动态雷达图(技术理解/伦理判断等5维度)
资源联动模式
- 校企合作:企业提供AI硬件套件,学校输出解决方案
- 家庭参与:亲子AI实验包(如家庭能耗监测挑战赛)
六、总结与展望
教育范式转型
- 从"技术培训"到"素养生长"
- 从"单科突破"到"生态构建"(区域联盟+开源平台)
行动倡议
- 建立AI教育质量评估标准
- 开发跨学段课程资源共享库
武迪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小学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先后获评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优秀班主任、“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STEM种子教师等荣誉称号。
融合教学:
人工智能+X,开启学生成长新引擎
一、AI+X课程建设 (学校经验)
近期AI教育新闻
- 北京少年人工智能学院
构建基础
- 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势不可挡
- 国际前沿发展
- 学科为根
- 课程群建设与课例主题示范
- 研究性学习与研修课为例
二、AI+X创新教学 (教学课例分享)
教学模式
- AI+X交叉
- X+AI赋能
AI+X跨学科教学设计框架
- 深度学习教学实践模型的创新应用
典型课例分享
- AI for science
- AI+人文
三、AI+X跨学科教研
跨学科教研
- 围绕真实问题的解决
四、AI+X学生活动
项目式培养
人大附中人工智能周
郝石佩老师、武迪老师以及其他四位专家会在今年5月的天津“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应用研修营”活动上做讲座分享,欢迎全国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们报名学习,线下活动名额有限,欲报从速,报满即止。
活动特色㈠
系统构建,打造五维能力矩阵
通过“认知重构 - 工具赋能 - 课程创新 - 素养培育 - 伦理安全”的五维能力矩阵,构建从教育理念革新到实践落地的完整闭环。活动不仅聚焦 DeepSeek、豆包等AI工具的实操技能,更注重帮助教师在技术变革中坚守教育本质,培养兼具创新力与人文精神的智能时代引路人。
活动特色㈡
实操演练,掌握AI工具应用技巧
参加培训最怕什么?眼睛会了,手没跟上。
本次活动除了传统的专家讲座和互动答疑外,还设置了实操任务,由主讲嘉宾组织学员进行现场操作,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掌握AI工具和平台的使用方法。
活动特色㈢
深度研讨,共探伦理安全议题
将现场学员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10人左右。
主讲嘉宾组织各小组围绕AI技术教育应用的伦理与安全议题,深入探讨技术边界、算法偏见、过度依赖等关键问题,提出建立数据隐私保护机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工智能的具体策略。
活动特色㈣
观摩互鉴,汲取行业前沿经验
组织学员前往天津市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园校,进行教学活动观摩,促进教师间的专业研讨与经验分享。
天津市汇文中学
天津市汇文中学始建于1890年,是天津市历史最悠久的中学之一。作为市级重点中学与和平区公办完全中学,学校依托区域优质教育资源,以“自强教育 奠基未来”为核心理念,深耕教育沃土,铸就“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百年精神。2004年晋升为天津市第二批示范性高中,2010年成为市级重点中学,2018年成为天津市特色高中建设项目“特色鲜明学校”,2024年荣膺教育部“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汇文中学始终走在教育改革前沿,以卓越成就诠释“百年名校”的深厚底蕴。
活动特色㈤
学员收获,蜕变AI教学达人
掌握AI工具,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探索应用场景,创新课堂互动模式
增强数字素养,为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获得实体版活动手册
获得实体版结业证书
拓展教育行业人脉(导师、学伴)
根据现场表现评选优秀小组,小组成员均可获得实物奖品
线上学友会,加入AI教育私享群,由专人运营,定期分享干货
加入读编交流群,分享科研成果、教学心得,第一时间了解杂志征稿动态,与学伴共同成长
学员稿件择优刊发在《教育家》的融媒体平台上
同步开通线上直播
线下活动受时空影响承载力有限,为满足广大教师灵活学习的需求,本次活动特同步开通线上直播的报名方式。
直播平台:光明教育家APP及同名微信小程序。
报名指南
线上报名
线下报名
填表
会有工作人员致电联系您
18701072173(微信同号)
报名及缴费成功后,不支持退费。可以自行转让名额。
来源:光明社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