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京说了几句实话,有些人恐怕要睡不着觉了,这位俄罗斯领导人直接捅破了窗户纸,世界经济中心已向东方转移,俄罗斯更看重与中国的关系,这些话别人听来不算什么,但对美国来说,那就是天塌了。
普京说了几句实话,有些人恐怕要睡不着觉了,这位俄罗斯领导人直接捅破了窗户纸,世界经济中心已向东方转移,俄罗斯更看重与中国的关系,这些话别人听来不算什么,但对美国来说,那就是天塌了。
据新华网报道,5月4日,俄罗斯电视媒体播放一部纪录片,其中有一段普京接受采访的内容,他在谈到中俄关系时表示,25年前,当他第一次当总统的时候就意识到,世界经济发展重心正在向亚洲地区转移,俄罗斯积极发展同中国的关系,能够为世界稳定打造坚实基础。
毫无疑问,现在的亚洲肯定是世界经济的核心地区,这里不仅有中日韩三个制造业强国,还有东南亚、俄罗斯、印度等大型经济体,无论当下还是未来,亚洲都是世界经济最重要的一部分,几乎没有之一。不过话说回来,普京在25年前就能预判到这一趋势,他是真的独具慧眼,还是马后炮,这一点还真不好说。
不管怎么样,普京的讲话至少传达出两点信息,首先在经济上,俄罗斯将会坚定地向东转。过去很多年里,俄罗斯其实一直有点看不上亚洲,即使是在普京领导俄罗斯的前十年,他也没把亚洲当回事,在那个时代,西方才是他心底的白月光,普京曾被称为“克里姆林宫里的德国人”,从这句话就可见一斑。
但是自俄乌战争爆发以后,俄罗斯是真的转变方向了,普京发现,亚洲的经济规模越来越庞大,比西方更具吸引力,关键是亚洲国家更好打交道,像中国、印度、越南等等,这些国家都具有足够的独立性,不会因为受到美国胁迫,就与俄罗斯断绝合作,更不会背信弃义、背后捅刀,可想而知,向东转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其次,普京的讲话还表明一点,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俄罗斯更看重与中国的关系。要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联合俄罗斯打压中国,重演冷战戏码,让美国再次伟大,自从他上台以后,已多次向莫斯科暗送秋波,比如跟普京打几个小时的电话、暂停对乌克兰的援助、在白宫让泽连斯基难堪,这些动作都是为了向俄罗斯示好,以实现“联俄抗中”的计划。
但是很可惜,特朗普的热脸贴了冷屁股,俄罗斯压根不相信美国。普京说要积极发展对华关系,为世界稳定打造坚实基础,这话的弦外之音非常明确,他的意思是,美国既不可信,也不配当“世界警察”,在接下来这个时代,新的世界秩序应该以中俄关系为基础。
特朗普百般示好,为什么普京不相信美国?原因显而易见,美国在政治上太不成熟,甚至很多时候都宛如儿戏。
从制度上来看,美国每四年举行一次总统大选,如果在位总统无法连任,新的人选上位,就会推翻前任的大多数的政策,比如在特朗普第一次当总统的时候,他就和普京关系不错,甚至他还是第一个踏上朝鲜领土的在任美国总统,这一时期,美国与俄朝两国关系缓和。但是后来,拜登上台,他不仅利用俄乌战争削弱俄罗斯,还加大力度封锁朝鲜,把特朗普的外交成果毁得干干净净,这就是西方民主制度的弊端,缺乏政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很不可靠。
再者,普京也能看得出来,特朗普不是值得托付的对象。作为一位精明的商人,特朗普以利为先,包括他那所谓“美国优先”的口号,也是以攫取利益为内核,虽说天下熙熙攘攘,皆只为利益二字,但美国可不一样,在利益面前,他们没有底线,所有承诺都可以背弃,任何协议都有可能撕毁,说到底,美国不可靠,特朗普更是不靠谱,难怪得不到普京的信任。
如果特朗普听得懂人话,他应该会非常失望,所谓的“联俄抗中”计划纯属白日做梦,更残酷的一点在于,美国变得越来越不重要,正在被边缘化,这种趋势已经无法阻挡。
如果放到以前,只要美国拿起关税武器,其他国家只有妥协的份。就像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调高日元汇率,坐下来开几个会就能解决问题,当时苏联还在,美国并非没有对手,且日本的经济规模已经达到美国的70%左右,即便如此,他们面对美国仍然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予取予求。
但是现在,时代已经变了,特朗普搞关税大战,不但没有实现他的目的,还起到了反面效果。特朗普本想把关税当做筹码,以此勒索中国,他没想到,中国的态度竟然如此强硬,一点妥协的意思都没有,他只好退而求其次,用关税谈判孤立中国,让其他国家停止和中国做生意,结果很荒诞,美国的关税大棒孤立了他们自己,中国的朋友圈反而越来越热闹。
普京在这次讲话中,说要积极发展与中国的关系,这就是现成的例子,不但如此,连欧洲也决定靠近中国。据人民日报报道,5月6日,经中方与欧盟议会商定,双方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
看到这条新闻,我的脑海里只有两个字,稳了,欧亚一体化趋势很快就会到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搞了好多年,在欧洲那边总是波折不断,没想到,最后竟然是特朗普推了中国一把,他的关税政策一经推出,欧洲就别无选择,只能倒向中国的怀抱。
当特朗普还在堆砌他的关税壁垒,回头发现,地球另一端的欧亚大陆悄悄拼出一张新的蓝图,中俄能源管道铺到了中国内陆,中欧班列穿越西伯利亚高原,欧亚一体化赫然已近在眼前。
来源:免贵姓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