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高质量发展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北片区)如何建、怎么用?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7 14:40 2

摘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沿线存留了数量庞大、类型丰富的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它们见证长征历史、展现长征文化、承载长征精神,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鲜活载体。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关键枢纽,湖北交织着大别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沿线存留了数量庞大、类型丰富的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它们见证长征历史、展现长征文化、承载长征精神,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鲜活载体。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关键枢纽,湖北交织着大别山精神的坚韧底色与长征精神的不朽遗产,书写着红色遗产永续传承的当代启示。

激活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为贯彻落实《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湖北省系统推进革命文物资源保护利用与红色文化传承。通过实施革命文物抢救性保护、数字化展陈平台搭建、红色旅游线路开发等举措,形成文物保护、生态修复、文旅融合三位一体的实践路径,实现文化遗产可持续利用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目前,已建成英山、郧西、随县、宣恩、咸丰、来凤六大核心园区,严格遵循“主题明确、内涵清晰、影响突出”原则,构建“一园一主题、一地一特色”发展格局。

六大园区的建设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历史价值体系化,各园区以国家级文保单位为核心,形成遗址保护、研究、展示、利用的完整链条。二是空间布局联动化,“历史步道”串联分散遗址,文旅廊道衔接区域资源,构建跨县域红色旅游网络。三是功能复合化,突破单一纪念功能,融合教育、研学、康养等业态,推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四是科技赋能创新,广泛应用数字化展示、VR体验等技术,推动红色文化的现代化传播。六大园区的建成,不仅重塑了长征精神的当代表达方式,更成为激活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构建红色文化遗产永续传承新范式

从英山陶家河红二十五军吹响的集结号角,到郧西云岭阻击战的顽强抵抗,从随县太白顶游击根据地的烽火硝烟,到咸丰忠堡大捷的炮火震天,从宣恩板栗园战役的军事传奇,到来凤漫水乡的整编印记,每一处遗址都是凝固的历史记忆。这些散落在鄂西山野间的红色坐标,将长征的铁血岁月锻造成永不褪色的精神印记。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北片区)的建设承载着赓续红色血脉、铸就精神丰碑的重要使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北片区)建设的核心宗旨,是以系统性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路径,构建红色文化遗产永续传承的新范式。综合运用保护、教育和经济手段,有效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长征沿线的革命文物和文化遗址,实现长征文化遗产的长期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与红色精神谱系的传承,深入挖掘和阐释长征文化价值和内涵,完善中国革命史和党史研究体系,促进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提升公众认知度和接受度,通过多角度挖掘和系统阐释,丰富长征文化的内涵,为其现代传播提供理论支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增强文化自信,助力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探索活态传承创新路径

在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战略背景下,亟须通过系统性研究保护与创新性资源整合,为新时代长征精神传承提供湖北新路径。

首先,要进一步拓宽长征文化研究。夯实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北片区)的研究保护工作基础,深化史料挖掘与学术研究,需构建“文献整理-口述史记录-专项课题研究”三维研究体系:全面梳理红军在湖北的长征史料,编纂《湖北长征历史文献汇编》(整合行军日志、战报等原始档案);抢救性采集口述历史,建立影像与文字档案如恩施州“红军在鄂西”口述史项目;设立省级研究专项课题,聚焦湖北长征的独特贡献如“湖北在长征中的战略支点作用”等具体方向,产出高质量学术成果。

此外,实施“一线多核”资源整合:一是跨区域联动,与河南、陕西等相邻省份协同规划,形成“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线”跨省线路,重现长征历史连续性。二是科技赋能,运用VR、AR技术动态还原板栗园围歼战等场景,打造沉浸式体验馆。三是乡村振兴融合,有效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打造美丽乡村建设以及推动乡村振兴。

其次,深化长征精神与红色谱系传承研究。要界定长征精神的核心内容,如坚定信仰、顽强拼搏、团结合作等,并分析其在长征中的具体表现。从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等多学科视角,重点分析长征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转化,提出将其融入社区建设、企业文化等领域的具体路径。探讨如何通过现代媒介技术,如网络、影视、文创产品等,创新性地传播长征精神,增强其在年轻一代中的影响力。通过系统研究,旨在深化对长征精神的理解,推动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与弘扬。

再次,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力度。要完善法规政策,由政府部门牵头,联合文物相关部门共同推动出台《湖北省革命文物保护条例》,明确保护责任主体、管理要求和奖惩机制。制定《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北片区)革命文物保护专项规划》,细化分级分类保护标准。要建立文物档案数据库,对全省长征相关革命文物(遗址、文献、实物等)进行全面普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数字化档案,实施“一物一档”管理,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标注文物分布,实现动态监测。要强化执法监督,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园区联合文旅、公安、住建等部门开展革命文物保护专项整治,打击破坏、盗窃文物行为,设立“革命文物监督员”制度,鼓励公众举报违规行为。

最后,强化基础设施增进文旅融合。要优化交通网络,开通武汉-恩施、随州-十堰等红色旅游专列,串联黄麻起义纪念馆、郧西鄂豫陕根据地纪念园等节点。要升级智慧服务,在英山陶家河等园区建设“红色驿站”,集成AR导览、应急医疗等功能。要统一标识系统,制定《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北片区视觉规范》,开发智能语音讲解系统。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