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爆!山西“混球”眭安仁落马:嚣张四宗罪,县长成陪衬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5 18:16 2

摘要:2025年4月30日,山西省昔阳县纪委监委一纸通报,将原教育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眭安仁从“教育功臣”的神坛拉下——这位身高1.85米、一头银发、常年背着公文包“视察学校”的“教育局长”,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立案审查。而讽刺的是,就在两年前的教师节,县委书记和县

2025年4月30日,山西省昔阳县纪委监委一纸通报,将原教育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眭安仁从“教育功臣”的神坛拉下——这位身高1.85米、一头银发、常年背着公文包“视察学校”的“教育局长”,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立案审查。而讽刺的是,就在两年前的教师节,县委书记和县长还曾登门拜访,将C位让给这位“德高望重”的局长,彼时合影中,县长与教体局局长分坐两侧,俨然成了“陪衬”。

在昔阳教育系统,眭安仁曾是“神话”般的存在。2013年上任后,他主导实施“教育振兴三年计划”,累计投资4.56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和幼儿园66所,被媒体誉为“昔阳教育奇迹”。2016年六一儿童节,他亲自到北界都小学、河东小学等3所新校舍剪彩,面对镜头时眼眶湿润地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然而,纪委调查揭开其“双面人生”:

• 政绩工程“注水”:所谓66所新建校舍中,有17所因选址不当、资金断裂烂尾,其中最典型的南关镇中学新校区,2018年封顶后因消防验收不合格,至今仍是一片“钢筋水泥森林”;

• 形象工程“作秀”:眭安仁下乡调研必带摄影师,要求校长提前准备“学生列队欢迎”“家长送锦旗”等场景,其个人宣传片《教育路上的追梦人》在全县中小学循环播放,耗资120万元;

• 退休“安全着陆”:2017年卸任局长后,他以“教育顾问”身份继续干预系统人事,甚至在2024年还插手某重点高中校长任命,最终因“干预干部选拔”被举报。

眭安仁的贪腐手法,堪称基层教育系统“权力变现”的教科书:

1. 校服采购“抽成制”

2014-2017年,他指定某服装厂为全县中小学校服供应商,每套校服收取5-8元回扣。经查,该厂累计中标13万套校服,眭安仁个人获利87万元。更恶劣的是,其侄子开设的“小作坊”生产的劣质校服,竟通过“贴牌”混入采购名单,导致多所学校学生出现皮肤过敏。

2. 教辅资料“垄断链”

他要求全县初中必须统一使用某出版社的《同步练习册》,而该出版社实控人系其妻弟。2015-2019年,仅此一项即形成1200万元灰色利益链。更隐蔽的是,他以“教学质量考核”为由,向教师摊派“资料推广费”,不达标者取消评优资格。

3. 职称评审“拍卖会”

在眭安仁治下,昔阳县教师职称评审形成“明码标价”潜规则:高级职称5万元,中级职称3万元,甚至开发出“预付款+尾款”模式——先交30%定金,公示后补齐余款。2016年,某乡村教师因拒绝行贿,连续5年无缘晋升,最终抑郁离职。

眭安仁的“官威”在昔阳教育系统人尽皆知:

• 座次排场“比照县委书记”:其办公室面积达86平方米,超标近3倍,内设独立会客室、休息室,墙上悬挂“教育兴邦”书法作品,落款竟是他本人;

• 调研车队“警车开道”:下乡检查必带3辆公务车,头车插“教育督导”红旗,鸣笛通过集市,群众戏称“比县长出巡还威风”;

• 会议霸权“一言堂”:局务会要求参会者手机统一上交,发言需提前报备,2018年某副局长因质疑校服采购价格,被当场斥责“不懂政治”。

最荒诞的是其“权力傲慢”延伸至私人领域:2019年,其子结婚时竟要求昔阳中学包下3辆大巴,将教师强制拉到太原某五星级酒店“捧场”,并暗示“随礼不低于2000元”。

眭安仁并非个例。近年来,教育系统腐败呈“塌方式”蔓延:

• 三亚吴萍案:要求下属跨省操办女儿婚礼,借机收受礼金230万元,其女儿婚礼现场竟出现“教育局合作企业赞助”横幅;

• 四平杨淑梅案:利用校服采购、学生奶招标敛财580万元,被查时办公室搜出200余件奢侈品,网友戏称“教育局长比明星还潮”;

• 六盘水朱家彦案:深耕教育39年,却将“全国名师”荣誉异化为敛财工具,通过“择校费”“共建费”等名目,3年收受贿赂1700万元。

这些案件暴露出教育系统三大病灶:

• 权力“真空化”:局长、校长集人事权、财权、事权于一身,内部监督形同虚设,外部审计被“技术性”规避;

• 监督“盲区化”:家长委员会、教代会等民主监督机制被架空,某中学教师直言:“校长想干啥就干啥,我们连质疑的资格都没有。”

• 价值观“异化”:从“教育理想主义者”沦为“精致利己主义者”,三亚吴萍在忏悔书中写道:“看到企业家住别墅、开豪车,我觉得自己当局长太亏了。”

遏制教育腐败,需打好“组合拳”:

1. 权力“分权制衡”:推行“局长管宏观、副局长管业务、纪检组管监督”三权分立,校服采购、教辅选用等敏感事项引入第三方招标平台;

2. 监督“穿透式改革”:建立家长、教师、纪委联合监督委员会,赋予其“一票否决权”,某地试点中,家长代表通过“扫码举报”查实3起营养餐克扣案;

3. 问责“终身追责制”:对贪腐官员实行“政治生命、经济利益、社会声誉”三重追责,如六盘水对朱家彦案启动“一案双查”,除追究其本人责任外,还问责12名失职干部。

结语:当“教育”沦为生意,谁来守护孩子的未来?

眭安仁在昔阳教育系统留下的,不仅是66所烂尾校舍、13万套劣质校服,更是一个被铜臭腐蚀的“教育江湖”。那些被权力异化的“教育局长”们,在主席台上高喊“一切为了孩子”,背地里却将学生当作“提款机”、把家长视为“冤大头”。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而当教育者眼中只剩利益,手中只剩权力,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几百万、几千万的国有资产,更是一个民族对“公平”“正义”“希望”的信仰。唯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监督如影随形,才能让教育真正回归“育人”的初心,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纯净的土壤中茁壮成长。

来源:聪慧帆船obaFHy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