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通过选用超滤系数>20 ml/(h·mmHg·m2)且对β2-微球蛋白清除率>20 ml/min的高生物相容性透析器,实现对尿毒症毒素的高效清除,尤其在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效能上显著优于传统低通量透析。
陆晨教授
撰稿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陆晨
一、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核心概念
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通过选用超滤系数>20 ml/(h·mmHg·m2)且对β2-微球蛋白清除率>20 ml/min的高生物相容性透析器,实现对尿毒症毒素的高效清除,尤其在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效能上显著优于传统低通量透析。
二、新疆地区HFHD发展历程与质控体系建设
新疆HFHD的发展始于2010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首例治疗后,全疆(含兵团)126个血液透析中心已全面开展该项技术。标准化操作与规范化管理是保障HFHD安全有效的核心。通过建立“自治区-地州-医疗机构”三级质控体系,实现了透析处方制定、并发症管理及患者随访的全流程同质化管理,显著提升了区域整体诊疗水平。
三、HFHD在复杂病例中的综合应用
某65岁女性(2019年8月入院),9年慢性肾脏病(CKD)病史,6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3年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紊乱(CKD-MBD)引起的骨痛,20年糖尿病及15年高血压史。查体示血压164~172/90~98 mmHg(1 mmHg=0.133 kPa),体质指数21 kg/m2,双下肢水肿伴甲状旁腺增生体征。实验室检查突出表现为:血红蛋白 91 g/L,白蛋白 32 g/L,血肌酐886 μmol/L,钙磷代谢紊乱(Ca2+ 1.52 mmol/L,P 2.35 mmol/L),甲状旁腺素(PTH)1356 pg/ml,影像学证实多系统并发症。
诊疗过程:
1.强化透析方案:实施集成式高通量血液净化(HFHD+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动态调整透析液钙浓度(1.25~1.50 mmol/L)
2.多维度并发症管理:
肾性贫血: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静脉铁剂序贯治疗CKD-MBD:帕立骨化醇+碳酸镧+钙剂联合方案顽固性瘙痒:抗组胺药+皮肤屏障修复3.多学科协作(MDT)协同管理:整合营养科(新疆特色低磷食谱)、康复科(个体化运动处方)、心理科干预。
疗效追踪:
3个月后CKD-MBD指标改善(血钙升至2.15 mmol/L,血磷降至1.78 mmol/L,PTH 498 pg/ml);血红蛋白提升至108 g/L,EPO用量减少30%。
随访发现HFHD双刃剑效应:2021年疫情期营养/运动中断致肌少症,经强化干预后2023年肌力恢复。
该病例充分体现了HFHD的临床优势,包括改善炎症/微炎症状态、贫血、CKD-MBD症状、减轻皮肤瘙痒及改善患者预后等。但同时也暴露了HFHD的短板,如因营养物质丢失引发的肌少症。
通过实践形成了新疆本土化经验:
MDT:整合肾病、营养、心理、康复等专科资源,制定精准化、个体化治疗方案,覆盖透析模式选择、并发症管理及心理支持,提升整体诊疗效果。
动态营养管理:利用人体成分分析等工具实时评估营养状态,结合新疆饮食特点设计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新疆特色基本食谱(如馕、新疆大盘鸡等),并结合个体化运动方案动态调整运动计划(每周3~5次中低强度步行/太极拳),有效应对营养流失与肌少症。
临床数据显示,上述综合方案使患者血钙、血磷、PTH等指标显著改善(PP
四、HFHD临床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HFHD优势显著,但其潜在风险亦不容忽视。陆晨教授特别指出,反超滤现象可能导致内毒素入血,引发炎症反应,需定期监测β2-微球蛋白与C反应蛋白;高通量膜对药物的清除作用可能影响疗效,需动态监测血药浓度并调整剂量;快速液体清除可能诱发低血压,需优化超滤策略;此外,营养物质丢失(如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病毒传播风险亦需密切关注。
展望未来,HFHD的发展需进一步聚焦以下方向:开发更高生物相容性、更精准孔径的透析膜材料;探索HFHD与其他血液净化技术(如吸附、免疫调节)的联合应用;通过人工智能算法优化透析处方,实现“精准透析”;加强基层医疗单位的技术培训与设备支持,缩小区域诊疗差距。高通量血液透析综合模式需要平衡多方面、多种因素,既有理论问题,更有实践问题!既有我们知道的,更有我们不知道的;走过的路很长、没有走过的路更长。
来源:小陈讲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