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汽车行业向新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销量一路高歌猛进,逐渐走进千家万户。然而,与之相伴的售后维修问题,却如同一颗毒X,侵蚀着消费者的权益,成为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
#新能源电动车的前途何去何从?#
在汽车行业向新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销量一路高歌猛进,逐渐走进千家万户。然而,与之相伴的售后维修问题,却如同一颗毒X,侵蚀着消费者的权益,成为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
网图
河南的张师傅从事修车行业多年,凭借精湛的技艺在当地小有名气。一次,他应客户要求,为一辆新能源汽车更换了电池。这本是一桩普通的维修业务,可让张师傅万万没想到的是,车企竟一纸诉状将他告上法庭。最终,张师傅不仅被判6个月刑期,还需缴纳8万元罚款 。这一事件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汽车维修圈掀起轩然大波,也让人们开始关注新能源车企在维修领域的 “霸权”。
网图
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成本远超传统燃油车,这已成为广大车主的心头之痛。据调查,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比油车高出47%。一块车机屏幕的更换费用竟高达12000元,4S店的工时费更是比三甲医院的专家号还贵。车企为了垄断维修市场,将零件加密,使得车辆电池等关键部件仅允许官方授权拆卸。如此一来,车主别无选择,只能接受4S店的高价服务。
网图
一位老哥贷款购买了电动小货车用于拉菜,本想着靠此过上好日子,可电池突然损坏,让他陷入了绝境。4S店给出的维修报价,相当于他半年的收成。无奈之下,老哥只能选择路边摊抢修。但更让人愤怒的是,车企竟远程锁定了车辆,理由是车辆存在非法改装风险。最终,地里的白菜烂了,货车也成了一堆废铁。而维权群里,300多位有着相同遭遇的车主,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无奈。
网图
此外,某大厂更新系统后,车主仅仅更换一个雨刮器,都会触发警报。车企美其名曰保障安全,实则是为了维护其躺着赚钱的产业链。好像还听说车机升级连车都开动不了,那万一有急事不就把人往火坑里堆。
美国早已通过维修权法案,要求车企在消费者买车后,必须公开维修手册代码,赋予消费者更多的维修选择权。反观国内,尽管消费者在维修方面饱受困扰,但维修权法案仍未落地。与此同时,部分车企的不合理收费行为愈演愈烈。车机系统强制订阅,每月收费398元;方向盘加热按次收费…… 这些行为无疑是在给消费者雪上加霜。还有某些车的后轮转向要另付费,车都买来了属于个人财产,还要捆绑消费。
面对车企的种种不合理行为,消费者不再选择沉默。目前,全国170多个城市的车主纷纷联名,抖音上 “修车自由” 话题播放量已突破8亿次。这一数据充分表明,消费者渴望改变现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新能源汽车维修问题,不仅关乎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也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车企不能一边享受国家补贴,一边损害消费者的利益。维修权法案的落地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打破车企的维修垄断,让消费者真正拥有修车自由。
你在新能源汽车维修过程中,是否也遭遇过类似的问题?对于推动维修权法案落地,你有哪些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半看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