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深夜打车回家,司机高速全程智驾玩手机,录像曝光引发众怒!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7 04:46 2

摘要:车辆驶入广台高速的瞬间,司机王某突然切换了智驾模式。中控屏幕亮起绿色方向盘标识时,李女士注意到驾驶员状态的变化:原本专注盯着路况的眼睛开始频繁低垂,握着方向盘的双手逐渐松开,最后竟堂而皇之地将手机架在支架上。

阅读之前,麻烦用你发财的小手点点爱心。创作不易,感谢大家支持!每日更新更多优质内容。

凌晨的高速公路被夜色笼罩,车载屏幕的蓝光映在司机脸上,他左手支着车窗边缘,右手划动手机屏幕的姿态宛如在自家客厅般松弛

副驾驶座上的李女士却如坐针毡——导航显示距离目的地还有一百多公里,而方向盘后方那双本应掌控安全的手,此刻正在短视频界面滑动得欢快。

这场令人窒息的夜行始于4月5日21时45分,佛山某科技园区的霓虹灯下。刚结束加班的李女士接到老家急电,连夜在出行平台预约了独享顺风车。

支付271元车费时,她特意勾选了“全程高速”选项,却没想到这个看似寻常的选择,即将让她经历职业生涯最漫长的两个半小时。

车辆驶入广台高速的瞬间,司机王某突然切换了智驾模式。中控屏幕亮起绿色方向盘标识时,李女士注意到驾驶员状态的变化:原本专注盯着路况的眼睛开始频繁低垂,握着方向盘的双手逐渐松开,最后竟堂而皇之地将手机架在支架上

车载记录仪捕捉到的画面里,王某的拇指每隔十几秒就要在屏幕上快速上划,短视频特有的洗脑配乐混杂着导航提示音,在密闭车厢里反复回响。

“师傅,这样开车太危险了吧?”李女士第三次提醒时,王某才从手机里抬起头,语气里带着技术信徒特有的笃定:“现在的智驾系统比人靠谱多了,我开这车三年从没出过事。

这番说辞与交通部最新发布的《智能驾驶安全操作指引》形成鲜明对比——该文件明确规定驾驶员使用辅助驾驶时需保持双手接触方向盘,视线离开前方不得超过3秒。

随着夜色加深,李女士的惊恐指数持续攀升。后视镜里映出王某频繁揉眼的动作,车载摄像头记录到他至少三次因犯困出现的“点头”现象。

令人不安的是,当导航提示前方三公里有施工路段时,王某仍未收回对车辆的控制权。这种对技术的盲目信任,与半年前沪昆高速的惨烈事故如出一辙:某新能源车主过度依赖智驾系统,未能及时接管车辆导致四车连环追尾。

社交媒体上,李女士上传的17秒视频引发雪崩式讨论。评论区里,有网友晒出自己在高速服务区拍到的“自动驾驶吃泡面”照片,某汽车博主则贴出特斯拉车主手册截图,强调“辅助驾驶不等于全自动驾驶”的警示条款。

值得注意的是,涉事车辆搭载的智驾系统在行业测评中仅达到L2+级别,这意味着它根本不能完全替代人类驾驶

平台的处理结果更是在舆论场投下深水炸弹。当李女士收到那张象征性的5元优惠券时,评论区瞬间被“灵魂拷问”攻陷:“难道乘客的命只值五块钱?”“建议平台开通阴间打车服务,反正优惠券都能跨次元使用”。

这种黑色幽默背后,折射出公众对网约车安全监管的深切焦虑——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2024年涉及智能驾驶的网约车投诉量同比激增230%,但实际处罚案例不足1%。

事件发酵后,某智能汽车工程师在知乎专栏揭开了行业潜规则:部分车企为抢占市场份额,刻意模糊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界限。

其团队测试发现,某些车型的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存在严重漏洞,连续十次脱手操作才会触发警报。这种“放水”设计,与李女士视频中王某能持续刷手机的现象不谋而合。

要求平台重新评估处罚措施,对涉事司机实施永久封号建议强制顺风车司机接受智驾系统操作规范培训呼吁交通部门出台智驾模式下驾驶员行为准则

截至4月6日18时,该事件已引起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注,相关部门表示将约谈涉事平台,核查其安全管理流程。

法律界人士指出,若查实司机存在危险驾驶行为,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可处200元以下罚款并记分;若平台未尽到安全提示义务,则可能面临《电子商务法》规定的3-50万元行政处罚 。

深夜的顺风车后座上,每个乘客都是道路安全的“人肉测试员”。当我们为科技带来的便利欢呼时,不该忘记那个最朴素的真理:再先进的算法也抵不过人类对生命的敬畏。点亮手机屏幕只需0.3秒,而重大交通事故的黄金处置时间,往往还不足这个数字的十分之一。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出行安全故事,每一条真实经历都可能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契机!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将予以删除。谢谢!

来源:糖墨正能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