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五一假期的南昌八一广场上,一组特警与游客的互动画面刷爆网络:身着黑色制服、肩配执法记录仪的年轻警员,不断接过游客递来的手机帮忙拍照,从早到晚,乐此不疲。相关短视频的网络播放量突破1000万。
这个五一假期的南昌八一广场上,一组特警与游客的互动画面刷爆网络:身着黑色制服、肩配执法记录仪的年轻警员,不断接过游客递来的手机帮忙拍照,从早到晚,乐此不疲。相关短视频的网络播放量突破1000万。
这场看似偶然的全民围观,其实是江西警方"宠粉"连续剧的最新剧集。
时间回溯到去年10月,鄱阳湖畔的南矶派出所民警为自驾游客加油打气、帮助找回失物的场景就曾温暖全网。而在南昌老城区,上海游客勾女士旅程中不慎遗失手机,经过滕王阁派出所民警持续视频追踪寻找,结果完璧归赵。这份跨越千里的守护也最终化作了一封字字真情的感谢信。
在这些温暖故事里,民警们展现的不仅是工作智慧,更是成熟的为民服务机制和入脑入心的服务意识。从威严的执法者转型为温暖的服务者,这种身份转变背后是治理理念的深刻变革。
当特警帮游客按下快门,当执勤点变身拍照C位,这种"反套路"操作精准踩中年轻人的心。这种角色重构打破了传统警民互动的刻板印象,用"有温度的服务"实现了"有力量的守护"。
在流量稍纵即逝的网络时代,江西警务服务却能持续制造"暖新闻",这正是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所有这些被镜头捕捉的温暖瞬间,都成为了社会治理进步的刻度尺。
这种进步不仅体现在失物寻回的速度、游客点赞的数量,更深深镌刻在外地游客对"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切身感受中。
当网友们把镜头对准八一广场的特警时,他们记录下的不仅是城市风景,更是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生动写照。这正体现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髓——将治理场景从案头延伸到街头,让服务方式从刚性管理转向柔性共情。所有这些被镜头定格的温暖瞬间,终将汇聚成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来源:江西政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