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甲状腺癌手术:精准治疗与功能保护并重的现代外科艺术作者:费健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文章出处:本文内容参考《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4年发表的《甲状腺癌根治术关键技术标准及评价》,结合临床经验整理而成。
甲状腺癌手术:精准治疗与功能保护并重的现代外科艺术
作者:费健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
文章出处:本文内容参考《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4年发表的《甲状腺癌根治术关键技术标准及评价》,结合临床经验整理而成。
作者介绍
大家好,我是费健,一名从事普外科工作30多年的医生。我既做传统外科手术,也做微创消融治疗,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荣誉。同时,我也是一名“科普达人”,全网粉丝超100万,线上帮助过10万+患者。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甲状腺癌手术的那些事儿——如何用现代技术既“切干净”肿瘤,又保护重要功能。
为什么甲状腺癌手术如此重要?
甲状腺癌是近年来发病率上升最快的癌症之一,尤其是女性朋友更需关注!但别慌,大多数甲状腺癌(比如分化型)恶性程度低、治愈率高,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不过,手术既要“精准切瘤”,又要“保护嗓子、钙代谢、血管气管”等,堪称“刀尖上的艺术”。
关键知识点:甲状腺癌手术的6大核心
用最直白的语言,带你了解医生如何在手术中“稳准狠”:
术前诊断:甲状腺的“体检套餐”超声检查:像“高清摄像头”扫查结节大小、形状,揪出可疑分子。
细针穿刺活检(FNAB):用一根细针“取样化验”,明确良恶性。
分子检测:给癌细胞做“基因身份证”,辅助诊断更精准。
肿瘤
肿瘤大、有转移?需全切+淋巴结清扫。
划重点:医生会综合病理类型、位置、淋巴结情况,定制个性化方案。手术入路:要根治,也要“隐形刀口”
经典低颈切口:适合大多数手术,疤痕隐蔽在颈纹里。
腔镜/机器人手术:从口腔、腋窝、胸乳打“隧道”操作,颈部不留疤(但需严格符合适应症)。
选择原则:治病第一,功能保护第二,美容第三!
喉返神经:伤到会声音嘶哑!医生会用“神经监测仪”全程护航。
甲状旁腺:管钙代谢,术中靠“纳米炭负显影”技术精准定位,避免误切。
血管气管:游离时“走天然缝隙”,像微雕一样精细。
淋巴结清扫:清扫≠盲目扩大中央区淋巴结“常规清扫”,侧颈区需有转移证据才动。
术中保留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减少术后脖子僵硬等问题。
术后并发症:早发现,早处理出血:颈部肿胀呼吸困难?需立即返院处理。
低钙:手脚麻、抽筋?补钙就能缓解。
乳糜漏:少见但麻烦,需低脂饮食+局部加压。
现代甲状腺手术的“终极目标”
过去手术追求“切得越广越好”,现在更强调“根治与生活质量并重”!比如:
用术中神经监测降低声音损伤风险;甲状旁腺自体移植预防低钙;腔镜技术兼顾美容需求。这些进步让患者术后不仅能活得更长,还能活得更舒心。
推荐理由
作为医生,我常对患者说:“甲状腺癌不可怕,规范治疗是关键!”本文融合了最新指南与临床实战经验,帮你:
✅ 了解手术如何步步为营;
✅ 破除对“开刀留疤”“术后变哑”的恐惧;
✅ 树立科学就医信心。
给读者的小贴士
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别慌,先找专科医生评估。手术方案因人而异,多和医生沟通自身需求(比如美容偏好)。术后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超声,警惕复发。希望每位患者都能遇到“懂技术、有温度”的医生,打赢这场“甲状腺保卫战”!如果还有疑问,欢迎来我的科普号留言,随时为你解答~
健康无小事,科学应对才是王道!
来源:费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