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昌州街道:基层智治重改革 干群共治“一起来”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7 16:59 2

摘要:超大城市治理是一项全方位、全周期的系统工程,城市规模越大,治理面对的问题越是复杂。如何把超大城市建设好、治理好,要有大格局、大思路,也要有精细化思维和“绣花针”功夫。在重庆市“141”基层智治体系整体推进的过程中,重庆市荣昌区昌州街道因势利导,创新并推行“35

超大城市治理是一项全方位、全周期的系统工程,城市规模越大,治理面对的问题越是复杂。如何把超大城市建设好、治理好,要有大格局、大思路,也要有精细化思维和“绣花针”功夫。在重庆市“141”基层智治体系整体推进的过程中,重庆市荣昌区昌州街道因势利导,创新并推行“355”工作体系,以三级党组织引领5项改革、落实5项建设任务,在数字赋能、联勤联动、服务集成上下力气,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将机关、村(社区)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统战人士等“N”力量紧密团结起来,打造城乡社区基层治理共同体,用“治”集“智”、用“智”促“治”,将城市治理的“针脚”织得更密,让基层智治精准化源于“一起来”,让共建共享靶向化提升“满意度”。

干群互助,急事要事“一起来”做

近段时间,“荣昌卤鹅”火热出圈,“五一”小长假各地游客纷至沓来。2025年4月30日晚,一位小男孩孤零零地站在夏布小镇景区路边哭泣,正在巡逻的网格员邓伯庆上前询问。原来,5岁小朋友佳佳与父母不慎走散,邓伯庆立即通知当地执勤民警,用随身携带的广播喇叭循环播放寻人启事,并向沿线商铺调取监控寻找线索。与此同时,得知情况的网格员和志愿者们自发地在各城门出入口组成“人墙”,对过往市民“逢人必问”。这场联勤联动的爱心接力,仅仅用时42分钟,就寻找到了佳佳的父母,一家人得以团聚。

2025年5月3日晚,昌州街道宝城寺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张瑞在夏布小镇巡逻时,发现一架无人机从天而降。因物品贵重,张瑞立即将其拿到“昌州驿站”保管并在志愿者服务群找寻失主。正巧,宝城寺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刘中兴在巡逻中发现手持无人机遥控器的刘先生正在找寻无人机的下落,遂将其带到“昌州驿站”认领。经查实,这正是刘先生丢失的那架无人机,物归原主后,刘先生高兴地说:“荣昌景美,人更美!”

亲仁善邻,难事烦事“一起来”解

2025年5月2日晚,游客刘女士在昌州街道百安星城小区地下车库停车后,就在车里打盹儿。这一幕,被正在巡逻的保安张明英发现。原来,因游客太多,当地宾馆、酒店均已满员,没能订到房间的刘女士只能蜷缩在车里休息。张明英立即邀请她到自己家里夜宿。第二天一早,张明英专门购买了荣昌特产,为刘女士送行。这段萍水相逢的经历,让刘女士非常感动,两人也从素不相识的路人成为了亲近不已的姐妹。“张明英实诚热情,让我这一路充满着温暖”,面对刘女士的夸赞,张明英的回答非常朴实,“来了就是一家人”。

视线回到已建成近20年的昌州街道永荣小区。永荣小区地处黄金地段,流动人口频繁,日久天长,各类矛盾纠纷逐渐突出,曾长时间出现“脏乱差”的局面。为破解这一难题,2024年3月,昌州街道党工委联合小区所在的宝城寺社区党委以及永荣小区6个党支部,开展“一起来”亲仁善邻物业品牌试点工作,参与党员数量达300余人。小区党员、网格员、业主委员会成员和物业管理公司厘清思路、明确重点,各司其职、共建共治。一方面,组织开展法律宣传、小院讲堂等活动百余场次,增进邻里情谊,化解矛盾隔阂,增强力量凝聚;另一方面,主动开展上门摸排、业主走访、问题收集和分类调处,做到“亲仁善邻”。2024年以来,累计上报各类网格事件230余件,办结率100%;上报矛盾纠纷68件,成功调处63件,化解率达93%。

警网融合,愁事琐事“一起来”调

2024年初,昌州街道金科礼悦东方小区业主谢先生房屋主卧和客厅墙体均出现水渍、墙皮脱落等情况。经物业管理公司检查,确认系楼上业主陈女士家中阳台管道漏水所致。就如何维修和定损赔付问题,双方存在较大分歧,问题久拖未决,矛盾愈发突出。宝城寺社区网格员陈兰得知情况,及时反馈社区寻求帮助。社区综合治理专职干部刘世彬和社区民警林勇立即介入,于4月22日将谢先生和陈女士请到社区“银邻调解工作室”。在刘世彬和林勇的协调下,曾经吵得面红耳赤的邻居接受了调处方案握手言和,各自启动修缮维护工作,问题得到迅速解决。

“‘警网融合’为推动矛盾问题解决,注入了法理能量,成为最小治理单元的‘润滑剂’。”刘世彬说道。

党建统领,实事盼事“一起来”办

基层治理,“治”的是病;基层智治,“智”的是能。

在及时解决城市治理共性问题和人民群众共性需求的基础上,如何优化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给居民更加宜居、方便、智慧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基层治理如何“赋能”的新课题。

昌州街道突出服务“一老一小”,持续打造“昌州宝贝”“昌州同馨”品牌服务。截至目前,昌州街道共引进并运营托育机构16家,托位数量达930个,日均服务婴幼儿350余名,同时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婴幼儿提供健康管理等服务;开展“昌州宝贝”义卖集市、非遗体验、兴趣培养等活动30余场次,参与儿童3000余人次;辖区10家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导、文体娱乐等30余项特色活动,日均服务超150人(次);针对居家养老群体,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联动志愿者等“N”力量,为特殊老年群体提供上门探访、生活帮扶、代办代购等服务400余次。

此外,昌州街道在辖区部分社区试点“互助+智慧养老”模式,建立“邻里互助”和“以老帮老”机制。截至目前,已为所在社区90%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监测管理、紧急就医呼叫、药品器械代购等服务;在城市社区建成投用“养老+”服务站,构建集老年食堂、健身康养、晚年教育、文体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平台,日均接待辖区老年群体400人次以上,以服务“一老一小”为主要对象的“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初步形成。

“基层治理从来不是一场‘独角戏’,而是干部与群众共写的一本‘连续剧’。”昌州街道党工委书记、基层治理指挥中心指挥长皮荣刚表示,下一步,昌州街道将坚持以“355”工作体系为指导,注重分类探索创新,强化综合集成,激发基层首创,完善城市治理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多跨协同水平,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为”,加快打造安全韧性、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智治新范例。

来源:七一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