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甲鱼大家都比较熟悉,一般的菜市场都有售卖,并不是高价值食材。但是有些龟鳖类是十分珍稀的,世界现生种类有13科87属257余种,其中我国有6科22属40种
甲鱼大家都比较熟悉,一般的菜市场都有售卖,并不是高价值食材。但是有些龟鳖类是十分珍稀的,世界现生种类有13科87属257余种,其中我国有6科22属40种
我国最大的龟鳖类为斑鳖,俗称“癞头鼋”,是现存最大的鳖科动物,成体背甲长逾1米,重达100千克以上,全身散以细碎的黄色斑纹,其中以头部花纹最为鲜艳夺目。
100公斤以上的龟鳖类还是比较少见的,然而我国的斑鳖生存环境并不乐观,苏州动物园的雌性斑鳖“湘湘”在2015年-2019人,经历4年人工繁殖,没能产下后代,而正值壮年的“湘湘”在2019年4月死亡了!
至此斑鳖仅剩一只,然而这种局面有可能被扭转,据《齐鲁晚报》5月6日报道,标题为:“10万悬赏寻找最后的斑鳖”。下图是视频做成的动图,大家看看咋回事。
原来有人悬赏十万寻找“全国仅剩一只的斑鳖”,不包括苏州动物园的这只,发帖者称在寺庙等地,存在发现斑鳖的可能性。
原来5月6日濒危物种基因发布:“若在长江中下流流域、钱塘江流域、太湖及周边水域发现斑鳖或者疑似斑鳖,将给予10万元现金奖励”。
那么斑鳖到底是什么鳖类?斑鳖属于,是鳖科、斑鳖属动物。生活于江河湖沼中,底栖。以水生动物为食物。卵生。
由于其数量极其稀少,属于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龟类中最濒危物种之一,目前全世界已知存活的斑鳖1只在苏州动物园、1只在越南宣汉湖 ,只有这两只。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及太湖周围,2019年4月13日13:20,我国唯一一只雌性斑鳖在苏州动物园人工受精时死亡。2025年4月26日报道,斑鳖我国境内仅存此一只。仅剩一只,可见其稀有程度,那么为什么斑鳖这么少?有几个原因造成。
首先、斑鳖曾广泛分布在长江下游、云南南部红河流域,以及越南北部,相传清朝杭州藩司衙门门前有两座石栏围绕的大池,其中隐藏着藩库的水门。看守水门的大鼋就在池中,杭州人称之为“癫头鼋”。就连《红楼梦》中都有记载,癞头鼋十分巨大。
然而斑鳖作为大型淡水鳖类,繁殖周期长且受孕率低。雌性斑鳖需达到一定年龄才能性成熟,且产卵量有限。至今人们根本不知道它真正的成熟年龄,以及极限寿命。
网络上的数据大多数是推测,历史上种群数量长期处于低位,导致基因多样性匮乏,进一步加剧了繁殖困难。
历史上斑鳖的种群还是比较多的,由于栖息地破坏和人为捕杀,斑鳖种群数量在过去一个世纪内急剧减少。当种群规模低于临界值时,幼体存活率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据推测斑鳖的寿命高达400年,这来源于寺庙或者许愿池内的个体,在一些寺庙放生池或者许愿池内,有巨型斑鳖生存。
通过放生时间对照,确定斑鳖的年龄,不管准确不准确,不管中间有没有更换,最起码证明了斑鳖的年龄十分漫长,然而正是这么漫长的年龄,让很多人以为它还在我们身边。
由于某些斑鳖生活在放生池内,平时只要去看,它就存在,这就给人以错觉,觉得这种龟鳖类的种群还比较多,其实它们仅仅只剩余了几只。
在1993年,才证明斑鳖是一个独立的物种,正式命名为斑鳖,在2002年被正式确认为“有种”,然而这时候斑鳖只有十余只而已,并且都是有主的,想要保护它们太难了!
最后、保护意识不足,斑鳖在被定义为“有效种”的时候,剩余的还算是比较多,雌雄还比较均匀,如果这时候把它们配对饲养的话,如今有可能会繁殖很多。
因为斑鳖虽然每年产卵量并不大,但如果有几只成年斑鳖每年产卵,日积月累十几年的时间,也能繁衍出很多二代。
然而没有如果,保护意识不足,导致错过了斑鳖最佳拯救机会,到如今短短20多年时间,就剩下了一只,就剩一只基本可以确定这个物种大几率要灭绝了!
不过这次民间组织出手,悬赏10万元寻找斑鳖的下落,估计是想给它找个伴,最好是异性,让它们有繁殖的机会,那么会不会有新的斑鳖被发现?估计很难,因为长江下游地区的工业发达,人员密集,斑鳖的栖息地早就不存在了。
一些寺庙或许有斑鳖的生存,但是希望渺茫,因为每次斑鳖死亡都上了热搜,网络传播速度这么快,难道有斑鳖的寺庙都不看新闻吗?我觉得很难在长江下游地区找到。
而而云南红河也是斑鳖的原始分布区之一,是我国在1998年最后的野生斑鳖放生点。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被当地人称作“红河巨鳖”的斑鳖,多次存留过目击记录,有人说他们在红河的某个弯道看见了斑鳖的身影。
我觉得如果在红河寻找斑鳖更为靠谱,因为红河两岸有些地方人员活动比较少,甚至是原始森林,不排除有斑鳖的生存。
不管在长江下游,还是在云南红河,但愿能找到这种巨型龟鳖类的存在,但愿能够拯救它们,但愿它们的种群以后还能再次繁荣。
来源:光头渔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