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此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
文 |琢磨鸟琢琢琢
编辑 |琢磨鸟琢琢琢
万人军营,夜半突起鬼哭狼嚎,帐篷自焚、士兵自残,主将下令也无人听命!
这是敌袭?是叛乱?都不是,而是古代军中最恐怖的怪象——“营啸”。
它不像战场厮杀那般刀光剑影,却足以让一支军队瞬间崩溃。
哪怕是百战沙场的猛将,遇上它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兵败如山倒……
公元77年,中原大地战火纷飞。
东汉军队和西羌叛军在今天的陕西一带展开激战。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东汉军营中突然传出一阵阵凄厉的哀嚎。
原来,有一名士兵莫名发狂,引得周围的战友也跟着癫狂起来。
顷刻间,营地里充斥着此起彼伏的嘶吼声,士兵们丧失理智,甚至开始自相残杀。
西羌叛军闻讯赶来,趁东汉军心大乱,发动突袭。
东汉军队根本无力抵抗,很快败下阵来,被逼退近40里。
这便是史书记载的第一次"营啸"事件。
自此之后,"营啸"成为古代战场上挥之不去的梦魇。
1948年寒冬,淮海战役如火如荼。
国民党将领孙元良率领的第十六兵团陷入重围,于是下令部队突围。
经过一番恶战,他们终于冲出包围圈,退到萧县附近扎营休整。
此时的第十六兵团已是强弩之末,全然没有设防的意识。
当晚,解放军突袭而至,孙元良部陷入"营啸"。
士兵们惊恐万状,甚至用枪口对准战友。
待天明时,这支原本拥有数万人的部队只剩下不到500人。
这是近代唯一一次"营啸"造成的惨败。
面对如此骇人听闻的场景,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解开了"营啸"的恐怖力量?
有人说,是恶鬼上身,是天神震怒。
古人常常将无法解释之事归咎于超自然力量。
但事实上,长期积累的恐惧和压力,才是"营啸"的罪魁祸首。
在那个科学尚不发达的年代,对鬼怪邪灵的盲目恐惧笼罩人心。
当恐惧被放大到极致,人的理智就会被吞噬。
疯狂的情绪一旦被点燃就会迅速蔓延,将整个军营卷入癫狂的漩涡。
即便是平日里以勇武著称的悍将,也会在刹那间化为恐惧的奴隶。
古代战场残酷无情,士兵们时刻面临生死考验。
肉体和精神都处在极限状态。
只需一个无心的梦呓,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再加上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恐慌在人群中迅速蔓延。
理智的弦崩断以后,悲剧便一发不可收拾。
当恐惧支配人心,当理智土崩瓦解,当军纪丧失殆尽,一切都将万劫不复。
没有人能逃脱"营啸"的魔咒,因为它来自人性深处最原始的恐惧。
这种恐惧超越时空,跨越生死,只要人性不变,它就无处不在。
而那些久经沙场的将领也对此无计可施。
在他们看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处死为首闹事之人,以儆效尤。
但问题并没有就此解决。
到了太平天国时期,"营啸"仍在军中肆虐。
"营啸"绝非军中特有。
民国时期,上海监狱也曾发生过类似事件。
1951年的一个夜晚,仁监、忠监、信监、和监四个监区接连传出犯人无故嘶吼。
持续数日后,方才查明是几名反革命罪犯的有意而为。
狱中"狱啸"的可怕丝毫不亚于战场上的"营啸",只不过威胁的对象从军人变成了囚犯。
当无尽的恐惧和绝望吞噬心智,人就会放弃求生的意志,陷入疯狂。
"狱啸"与"营啸"如出一辙。
只不过,军营中是生死搏杀的残酷,监狱里是长期的封闭囚禁。
高压环境导致情绪崩溃,最终酿成大祸。
在封闭狭小的空间内,恐惧和绝望被无限放大。
囚犯们失去自由和尊严,精神长期处于崩溃边缘。
一点微小的刺激就足以引爆全面崩盘。
当第一个人发出凄厉的嚎叫,疯狂的情绪便如瘟疫般迅速传播。
无人能够幸免,狱警们也难逃厄运。
他们眼睁睁看着铁窗内的生物化作不受控制的野兽,却束手无策,因为连他们自己也已被恐惧吞没。
在那一刻,整座监狱都成了炼狱。
惨叫声、哀嚎声、撕打声交织成地狱般的交响乐。
而这一切,不过源自人内心深处的恐惧。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群下乡知青在闽东山区学习拖拉机驾驶。
由于训练地偏远,他们长途跋涉,终于筋疲力尽来到一座废弃的庙宇歇息。
知青们怀着改造山河的雄心壮志,却不曾想过,噩梦也会在不经意间降临。
疲惫让这群年轻人很快进入梦乡。
突然,一名男知青猛地惊醒,开始不明所以地嘶吼。
周围的人也受到感染,跟着失控癫狂。
十几个知青在破庙中上演了一出"荒诞剧"。
直到有人奋力踢开窗户,怒喝一声,这场"营啸"才偃旗息鼓。
与战场和监狱不同,知青们并非身处绝境,但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和精神压力却让他们心力交瘁。
在极度疲惫之下,理智的防线岌岌可危。
恐惧和焦虑逐渐发酵,终于爆发出来。
这种心理状态下,任何的意外都可能成为导火索,而身边的人则成为最先受害的对象。
或许,这就是"营啸"现象的可怕之处。
它不限地点,不分对象,只要恐惧达到顶点,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被卷入癫狂的漩涡。
如今,人们早已不再惧怕"营啸"。
那么,新中国成立后,它为何悄无声息地退出历史舞台? 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普及,封建迷信逐渐失去土壤。
人们开始以理性的眼光看待世界,不再将自然规律归咎于鬼神之力。
同时,社会制度的变革也让人摆脱了剥削和压迫的枷锁。
当人不再受困于恐惧,当人的尊严得到保障,"营啸"也就失去了滋生的温床。
与古代相比,现代军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方面,文化娱乐生活不断丰富,心理疏导机制日臻完善,官兵的身心健康得到保障。
另一方面,在信仰的引领下,军人不再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对使命的忠诚让士兵们拥有钢铁般的意志。
这是一支有灵魂、有血性、有担当的军队。
他们手握钢枪,心系家国,再大的困难也无法阻挡他们奋勇向前的脚步。
在他们心中,恐惧已经被信念取代。
于是,"营啸"失去了用武之地。
它属于过去,属于野蛮和愚昧,注定要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
当然,社会环境的改善功不可没。
今天的中国,法治完备,风气开明,人民安康。
畸形的心灵困境被消除,疯狂的土壤也荡然无存。
人不再是恐惧的奴隶,而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这样的时代,还有"营啸"的容身之地吗?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我们已经走出了恐惧的泥潭,迎来了希望的曙光。
那些曾经让人闻之色变的现象,已经永远地埋葬在历史的尘埃中了。
结语所谓"营啸",不过是恐惧无知年代集体癫狂的表现。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曾经引发惨烈的悲剧。
如今,文明的曙光早已驱散阴霾。
"营啸"虽然已成过眼云烟,但我们仍要铭记那段悲壮苍凉的过往。
唯有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才能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琢磨鸟说娱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