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全球目光紧盯俄乌冲突中东之际,南亚也突然被战火点燃。2025年5月2日,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枪声大作——数百名武装分子攻占曼戈切尔市,切断奎达至卡拉奇的交通命脉。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就在全球目光紧盯俄乌冲突中东之际,南亚也突然被战火点燃。2025年5月2日,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枪声大作——数百名武装分子攻占曼戈切尔市,切断奎达至卡拉奇的交通命脉。
他们不仅架起路障盘查车辆,甚至公然在社交媒体发布“接管城市”的宣言——这种近乎挑衅的嚣张做派,完全不像普通恐怖组织的作风。
更诡异的是,就在袭击发生前两周,一份标注着印度最高机密的情报文件突然在网络上泄露,里面赫然写着要在克什米尔制造恐袭嫁祸巴基斯坦,同时让俾路支武装趁虚而入。
尽管印度官方尚未正式回应,但文件内容之详尽、逻辑之缜密、目标之明确,尤其是与当下俾路支省局势的高度吻合,已足以令人不寒而栗。
那印度这次为何要主动挑起巴以战火?他们后续又将如何行动?
细看这份被泄文件,不得不承认印度的算计堪称狠辣。
他们计划在克什米尔拜萨拉山谷通过在克什米尔谷地制造高能见度恐袭,再通过伪造通信记录,用AI换脸技术制作“巴军指挥官下令视频”,硬生生把黑锅扣到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ISI)头上。这种精密程度,恐怕连好莱坞编剧都要自愧不如。
然而这还只是整个计划的冰山一角。印度真正的杀招,是借机废除《印度河用水条约》,把两国争端重新包装成“水资源战争”。
一旦成功,印度就能绕过联合国对武力使用的限制,甚至为未来军事干预制造借口。说白了,他们不仅要让巴基斯坦背上恐怖主义黑锅,还要把整个国际法体系变成自己扩张的工具。
这种“双线点火”的策略绝非临时起意。看看地图就知道,曼戈切尔卡住的奎达-卡拉奇高速公路,正是中巴经济走廊的陆路主动脉。
一旦这条线路被长期切断,瓜达尔港的集装箱就得绕道300公里荒漠,中国在俾路支省的铜矿投资也将陷入瘫痪。
更狠的是,印度在泄露文件中特意强调要“避免直接攻击中方目标”——这招“借刀杀人”既打击了对手,又把中国的反击空间锁死在反恐范畴内。
而比起真刀真枪的战场,印度这次真正让人忌惮的是它对现代信息战的深度掌控。
根据泄露的37页行动方案,RAW专门成立了一个由85人组成的“叙事工程组”,任务是在恐袭发生后72小时内,向全球200-240个社交媒体大V定向投放“巴基斯坦支持恐怖主义”的伪证。
这些证据包括但不限于:伪造的ISI汇款记录、AI合成的武装分子通话录音、甚至用好莱坞特效团队制作的“热成像袭击视频”。
这可不是纸上谈兵。回想4月22日克什米尔拜萨拉山谷恐袭发生后,推特上突然涌现大量三无账号,发布所谓“巴军特种部队越境影像”,播放量两小时就突破千万。
虽然专业机构很快鉴定出视频是用《使命召唤》游戏画面剪辑的,但“巴基斯坦屠杀平民”的标签已经冲上16国热搜。
这种用海量虚假信息淹没真相的套路,简直是把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的战术升级成了2.0版本。
如果说传统的地缘博弈是平面象棋,印度这次展示的则是高维度的“战争魔方”。他们至少在三重维度上实现了精准打击:
第一层是法律维度。通过推动废除《印度河用水条约》,印度成功把两国冲突从领土争端转换成“水资源战争”。
一旦国际社会接受这个设定,新德里就能援引“生存权”条款绕开联合国对武力使用的限制——这招相当于给自己的军事冒险办了张免责卡。
第二层是宗教维度。RAW在文件中明确要求将恐袭包装成“针对锡克教和印度教徒的种族清洗”,这既点燃了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又能在欧美“政治正确”的话语体系里抢占道德高地。
去年加拿大锡克教领袖遇刺事件证明,只要操作得当,这种叙事甚至能离间西方盟友与伊斯兰堡的关系。
第三层是经济维度。当全世界盯着印巴军队在克什米尔交火时,很少有人注意到,俾路支武装在曼戈切尔专门设立了一个“海关办公室”,对所有经过的货运卡车征收20%的“过路费”。
这种山寨版“关税壁垒”看似荒唐,实则掐住了中巴经济走廊的现金流。如果放任不管,未来从瓜达尔港运出的每一桶原油、每一吨矿石,都可能被抽成养肥分离主义武装。
事件发酵一周后,最值得注意的不是印度的嚣张,而是美国罕见的沉默。
面对这一连串高度敏感的指控,美国方面至今未作出明确回应。作为全球最大的情报能力数一数二的国家,美国不可能对RAW的计划一无所知。
这种态度其实早有伏笔。2024年美国大选后,共和党政府明显调整了南亚策略:一方面需要印度在印太战略中围堵中国,另一方面又不想被拖进印巴冲突的泥潭。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个精分的美国——五角大楼悄悄恢复了对印度的无人机技术转让,国务院却公开反对印度退出《印度河用水条约》。
这种“既要又要”的走钢丝策略,本质上是用巴基斯坦的国土换取印度对抗中国的筹码。
过去我们总认为只要不直接触犯中方利益就能隔岸观火,但曼戈切尔事件证明,任何对巴基斯坦国家机器的削弱,都是在动摇中巴经济走廊的地基。
当分离主义者开始系统性破坏能源、交通、行政节点时,中国在巴的580亿美元投资就成了一堆随时可能引爆的资产。
考虑到巴基斯坦这个国家乃至中国经济走廊的重要性,未来我们以维护海外利益为核心的海外反恐行动,极大概率就是从这里开始。
而此次在印巴对峙期间借机兴风作浪的“俾路支解放军”,最终也将难逃被中国和巴基斯坦联手清算的命运。
参考资料:
来源:韩知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