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大和老二打架,结果老三没了”,这是互联网上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然而在戏谑背后,这个段子也反应了商业竞争中颇为质朴的一个道理,毕竟资源是有限的,老大和老二争抢就意味着竞争门槛会被抬高,所以没有哪个参与者能够做到置身事外。
“老大和老二打架,结果老三没了”,这是互联网上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然而在戏谑背后,这个段子也反应了商业竞争中颇为质朴的一个道理,毕竟资源是有限的,老大和老二争抢就意味着竞争门槛会被抬高,所以没有哪个参与者能够做到置身事外。
比如当年的外卖大战时,饿了么和美团“打架”,结果百度外卖消失了。如今京东和美团又开始了“外卖大战”,所以饿了么自然也就无法隔岸观火。
就在4月30日,饿了么方面正式入局,并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饿补超百亿”正式开启第一波,“上饿了么App搜索「超百亿」,每天都有惊喜,便宜到你没脾气!”
不仅如此,饿了么还在文中还表示,“我们不打口水仗,只发真福利”。不仅如此,数天前他们还宣布,将优化“恶劣天气自动触发补贴”功能,确保众包网约配送员在正常劳动情况下,每小时劳动报酬综合计算不低于25元,并逐步推进取消超时扣款处罚,降低网约配送员的超时焦虑,保障网约配送员收入稳定等。
用百亿补贴来吸引用户,并优化骑手待遇争夺运力,饿了么几乎是一比一复刻了前段美团和京东的操作。在京东方面宣布做外卖,喊出给外卖全职骑手缴纳社保后,美团方面也马上跟进,宣布社保要覆盖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而且还取消了超时罚款。同时当京东外卖百亿补贴上线后,美团闪购也同步推出大额优惠券。
那么京东和美团在外卖赛道、或者说即时零售领域刺刀见红,带来了什么影响呢?根据QuestMobile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3月,京东APP的月活为5.51亿,美团APP月活则是4.96亿,同时使用美团App与京东App用户规模同比增长15.2%、达3.55亿,具体到外卖赛道,美团外卖App月活为6072万,使用京东APP和美团外卖APP的用户规模也同比增长1.8%、达到了4537万。
显而易见,京东和美团的这一波操作为自家带来了大幅的用户增长。别的不谈,单单是京东外卖日订单量超过500万单,对于饿了么来说显然就不是一个好消息。要知道全国日均外卖订单基本已经稳定在8000万单左右,并且一二线城市渗透率已逼近天花板,增速显著放缓。
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和乡镇地区等下沉市场尚未完全开发的当下,饿了么作壁上观的结果,就会是市场份额被另外两家分食。别看目前京东外卖是奔着美团外卖去的,京东打嘴仗的对象也是美团,可京东入局外卖赛道,真正受伤的是饿了么。如今在即时零售、或者说30分钟送万物的对局中,京东和美团是在互相“兑子”,只有饿了么纯粹处于防守状态。
更让饿了么坐不住的理由,是摩根大通估算京东外卖年化亏损为180亿元,而京东去年的净利润则达到了414亿元,且主营业务电商的现金流充足,所以足以支撑其将百亿补贴长期化。隔壁的美团在外卖市场则占据了超过三分之二的份额,利润也达到320亿元,同样不缺“弹药”。
要知道,即时零售作为“电商的最后一公里”,重新定义了零售业的底层逻辑,并顺应时代的变化,勾连出一个万亿规模的市场。这是做外卖的美团和做电商的京东都无法错过的大蛋糕,所以双方都有赢下即时零售之战的理由,轻易不会投子认输。
但美团和京东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对抗一旦长期化,对于饿了么来说可就不是一个好消息了。饿了么所处的本地生活集团还处于亏损状态,阿里巴巴方面发布的2025财年第三财季业绩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三个月时间里,其本地生活集团的经调整EBITA亏损下降到5.96亿元。
阿里的本地生活业务板块亏损收窄,得益于负责到家业务的饿了么订单量强劲增长、单位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告别了“做一单、亏一单”的状态。而饿了么“新三年”最核心的目标就是实现盈利,可京东与美团打的这场即时零售之战,却让其盈利计划横生波折。
饿了么的生存空间如今正在被左右夹击,这就是他们必须下场的理由。以往饿了么作为外卖市场的“老二”,策略是美团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比如美团做“拼好饭”、饿了么就做“特团”,美团搞“膨胀神券”、饿了么就搞“天天爆红包”。彼时外卖市场在“双头垄断”的市场格局下,作为“老二”,守成有余、创新不足的饿了么无可指摘。
可现在的情况就不一样了,随着京东的入场,饿了么由于无所作为,据称其部分城市的单量跌幅已经超过15%。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直到五一假期前夕,饿了么方面才宣布“百亿补贴”。
这里的原因,或许与阿里在2023年春季进行的的1+6+N组织架构变革有关。毕竟在各大业务板块都开始自负盈亏后,饿了么百亿补贴所代表的真金白银要从哪里来呢?
自负盈亏这一策略固然提升了阿里各大业务板块的灵活性,但同时也降低了相互之间的联动能力。再加上饿了么所处的本地生活集团尚未盈利,所以这笔钱自然就得阿里来出。可阿里还需要协调内部各个山头以及外部,所以才有了饿了么的百亿补贴姗姗来迟。
随着美团、京东、饿了么悉数开启补贴,消费者的好日子或许是真的回来了。不过这种大家能薅羊毛的好日子其实也是有代价的,毕竟即时零售的百亿补贴难以长期持续,一旦三方混战分出高下,又会发生什么呢?京东如今为骑手和商家争取到的权益相对还很难被剥夺,唯有面向消费者的百亿补贴可以说没就没。
毕竟消费者点外卖的需求一直会存在,所以大家最好是“活在当下”,外卖平台的羊毛能薅就薅,一旦即时零售之战分出胜负,好日子可能就要一去不复返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大鱼搞笑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