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柴怼怼在网络上凭借带货直播而蹿红的玉石“专家”,并公开吐槽胖东来玉石暴利,称每颗玉石的成本仅有几百或者几十块,却能卖到几千块乃至上万。
于东来邀请众多网红前来河南考察,柴怼怼秒变脸,谄媚嘴脸让网友觉得不适:令人作呕就应该重罚。
柴怼怼在网络上凭借带货直播而蹿红的玉石“专家”,并公开吐槽胖东来玉石暴利,称每颗玉石的成本仅有几百或者几十块,却能卖到几千块乃至上万。
“这种事你也敢卖,居然没有人出来揭露!”他说得理直气壮,仿佛他才是唯一一个看清真相的人。
2025年4月5日,玉石赛道的网红“柴怼怼”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视频,直言不讳地指责胖东来通过低成本玉石赚取暴利。
她特别提到胖东来很多和田玉的成本才几百块,却被以几千甚至上万元的价格卖出。
这样的说法一经发布,立刻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开始关注并讨论这个话题。
胖东来显然没料到这番指控会如此迅速地引发争议,4月8日胖东来终于打破沉默,公开回应了“柴怼怼”的言论。
他明确表示,柴怼怼的指控完全没有任何数据支持,是一种没有根据的无端攻击。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胖东来还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销售数据,以此来回应外界的质疑。
主流媒体更是大力支持转发,那些质疑胖东来的声音也开始慢慢消退,但是柴怼怼却并不乐意看到这件事就此平息。
继续在社交平台上发声,甚至质疑许昌市监局的报告不够透明、真实,公然挑战官方发布的调查结果,甚至扬言要举报胖东来偷税漏税,态度极其嚣张。
态度极其嚣张可恶!
柴怼怼明显是体验到了“流量”的力量,而挑衅胖东来无疑成了他的“流量杀手锏”。但没过多久事情真的变得“不可收拾”了。
4月25日,胖东来向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了诉状,控告“柴怼怼”进行商业诋毁和侵犯名誉权,要求赔偿不低于500万元。
随着事态的发展,5月2日至5月3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也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发声。他连发了五条动态,毫不客气地回应了“柴怼怼”的指控。
接下来的几天,事件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折。2025年5月5日,许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魏都区分局对胖东来旗下的唯初珠宝有限公司进行了常规检查。
结果显示,2025年1至4月,该公司共销售了4177件和田玉商品,销售总额接近3000万元,平均毛利率仅为20%。
更重要的是,所有在售的和田玉商品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了明码标价,并且被抽查的13件商品进货手续完备、台账清晰,鉴定证书都来自合法资质的机构。
这一调查结果和“柴怼怼”在社交平台上曝光的信息有着明显的差距,看上去胖东来的经营行为完全符合相关规定,也证实了他们公布的销售数据没有任何问题。
面对这样直接的法律后果,柴怼怼似乎还不甘心,他开始在各个小号上发声,甚至带着挑衅的语气继续进行带货。
为了防止柴怼怼再度发疯造谣影响胖东来的企业,于东来隔空喊哈柴怼怼等一众网红,来河南考察。
此时的柴怼怼立马换了嘴脸,不久后柴怼怼发布了“认错”视频,更是一口一个东哥东哥的喊,视频里柴怼怼虽表面上说着“自己的判断失误”,但言辞间却依旧透露出自己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错的。
更是继续带货,在大家对他口诛笔伐的当下,柴怼怼依旧保持着原本的节奏,甚至有种自以为是的感觉。
直播中也是多次强调是于东来邀请的我,他邀请的我前去河南考察的。
网友询问她怕不怕的时候他却一脸我们不打不相识的态度,丝毫没有为自己之前无端造谣的行为感到羞愧。
柴怼怼的“认错”视频,其实并没有缓解公众对他的批评,反而引发了更多的讨论和抵制。
有网友在评论区直言:“你到底是真的想道歉,还是只是想借此重新吸引眼球?”
从这个角度来看,柴怼怼显然并未意识到他所犯的错误到底是什么,反而是通过制造更多的“话题”来增加曝光度。
在流量与底线之间,谁能坚持走得更远?
柴怼怼的这场“网络挑战”,看似是一场商战,实则是流量与底线之间的博弈。
网络带给了我们巨大的曝光机会,但也让许多人因为一时的虚荣心而走上了歧途。柴怼怼原本可以利用自己的名气来为更多品牌助力,但最终却将自己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胖东来则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在这个充满快速消费的时代,真正值得信赖的,往往是那些脚踏实地、专注自己的企业。
编辑:Q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短视频平台上,有“网红”质疑胖东来玉石的产品质量与暴利牟取。)
来源:靳律法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