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于东来看到了视频,很生气,公司方面直接起诉要求赔500万,个人方面发表了声明文章,谴责“柴怼怼”,甚至不惜以关闭胖东来为代价。
首富钟晱晱之后,又一位企业家公开向抖音开炮。
此前,网红“柴怼怼”发布视频宣称:
“胖东来商超以低成本玉石获取百倍暴利”“胖东来3万元玉石品质劣于同业3千元产品”。
于东来看到了视频,很生气,公司方面直接起诉要求赔500万,个人方面发表了声明文章,谴责“柴怼怼”,甚至不惜以关闭胖东来为代价。
冤有头,债有主,起诉“柴怼怼”,干嘛要拉上抖音平台呢?
于东来的理由是:“为了谋取利益,无道德无底线”。
这话,和之前在抖音上被狂喷的钟晱晱对上了:
“请头条和抖音停止对一个中国公民伤害……”
去年,钟晱晱在抖音被各路网红疯狂带节奏,不过钟晱晱并没有把矛头指向具体的网红,而是指向抖音。
他认为,尽管抖音不是造谣的人,但造谣者和传谣者同罪。
理由是:
“若破坏约束所有人的规则和准则,随意地使用平台手中的权利进行伤害、谣言的传播,不实的报道,不全面的断章取义的,尤其是用信息的金钱来赏赐,这样是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伤害的。”
“有组织地以引流、限流、没有原则、随心所欲地删稿,对流量这些谣言以金钱的奖励和激励,把网络变成一种技术、算法,变成一种玩弄民众智商的游戏,这是不可以的。”
老企业家看问题,终究是比普通人深刻。
为什么妖魔鬼怪能带节奏,说白了,还是平台提供了土壤。
今天的抖音,不仅仅是一个短视频平台,而是囊括了电商、互联网放贷、团购、外卖等超级综合体。
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就具备了报纸、媒体、新闻的功能。
“新黄色新闻”为何在今天大行其道?因为算法鼓励,流量鼓励。
传播力度能够被空前放大。
攻击胖东来和农夫山泉的声音,表面上是个人的声音,实质上也是一众被平台,被算法,被利益放大的声音。
实际上,抖音已经在中国建立了一种数字极权,所谓算法推荐,无一不是建立在对个人隐私的收集基础上,要不然,所谓的“精准画像”是怎么来的。
平台只需根据用户的的点赞,和观看时长,就可以推测出一个人的个性、意识形态、感情状态, 可以通过算法和大数据,分析出用户在想些什么,准备做什么,想要干什么?
然后匹配对应的内容,流量费用的激励,就可以影响舆论。
而这种能力,就连目前的政府都不具备。
2025年5月2日,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DPC)宣布对TikTok处以5.3亿欧元罚款,并责令其六个月内停止向中国传输数据。
这是TikTok在欧盟遭遇的第二次重大处罚,2023年因儿童数据处理问题被罚3.45亿欧元后,其数据合规体系再次受到欧盟质疑。
为什么欧盟国家要严厉打击平台对数据的收集。
原因并不是网上一些大v说的,针对中国企业,因为欧盟也罚了不少美国的平台。
真正的原因,是要反内卷,反平台垄断。
在网络世界,真正的皇帝,就是那些掌握着算法和数据的人。
而在算法的激励下,小丑可以轮番登台亮相,弱智言论大行其道,侵权行为层出不穷,很多人都是受害者。
比如我自己,很多文章就被抖音上各种垃圾营销号拿来读,播放量高达百万,你举报他,他反手一个下架,也就没有后文了。
像于东来这种拿企业生命去拼个说法的,也不过是换来对方作品被下架,限制账号投稿权限一个月而已。
再看看周围的老实人吧,那些不会玩抖音,不会搞噱头的普通人,都在流量时代被边缘化。
大家在网上隔三岔五就能看到一个新网红爆火,一夜涨粉几百万,然后对此津津乐道,小孩子看了都想去当网红。
网民只看到网红一天带货几千万,却没看实体店铺倒了一家又一家。
只看到有人接住了泼天的流量,却没看到大多数人的生存压力。
为什么平台越做越大,而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卷?
一个被流量算法巨头掌控的生态,能结出好的果子吗?
来源:木蹊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