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你知道吗,那些活得最痛快的人,早就学会了敢于“被人讨厌”,当成人生的标配。
作者:青衣
深夜刷朋友圈时,你突然发现被同事分组屏蔽;
家族群里发了篇科普文章,却被亲戚嘲讽“读书读傻了”;
精心打扮去参加同学会,却听见有人说“穿成这样给谁看”。
这些时刻,你是否会像被针扎般,缩回想要表达的手?
但你知道吗,那些活得最痛快的人,早就学会了敢于“被人讨厌”,当成人生的标配。
敢于被嫌弃是种“超能力”
外卖小哥雷海为的故事,曾刷爆全网。
这个在杭州送餐间隙背古诗的男人,被同行笑“装文化人”。
却一路杀进《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击败北大硕士夺冠。
领奖时他说:“我背诗不是为了被认可,只是真心喜欢。”
就像《被讨厌的勇气》里说的:“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那些挤在地铁里听有声书的中年人、利用午休画插画的上班族、直播教物理的退休教师。
他们早就在生活的缝隙里,把“他人眼光”变成了背景噪音。
心理学有个“聚光灯效应”:
你以为全世界都在盯着你,其实别人忙得根本没空看你。
90后女生小林辞职开煎饼摊,起初总躲着熟人,直到有天听见顾客说:
“这姑娘摊煎饼的样子特别酷。”
她才明白,你以为的“社死现场”,在别人眼里可能是个励志故事。
那些在菜场背单词的母亲、地铁里练口语的上班族,他们身上都有种闪闪发光的洒脱。
当我们停止扮演他人剧本里的配角,才能真正成为自己人生的导演。
就像《月亮与六便士》里抛家舍业画画的斯特里克兰德,满地都是六便士的时代,敢抬头看月亮的人总要承受异样眼光。
但你要相信,所有曾被嘲笑过的坚持,终将在某个清晨化茧成蝶,飞舞出独属于自己的美丽。
做个“不好惹”的好人
还记得我们学校有个老好人许老师。
她几年如一日帮同事带咖啡、加班替人改PPT,却在竞聘主管时全票落选。
领导私下说:“我们需要能决策的人,不是保姆。”
一句话让人想起了《甄嬛传》里的台词:“人情世故这种事,不能周全大家,便周全自己。”
95后程序员小王反其道而行,准时下班健身、拒绝无意义酒局。
结果年终考核时,他负责的系统故障率全组最低。
老板感慨:“会划重点的人,才是真聪明。”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说过:“学会对不重要的事情说‘不’,就像修剪树木的杂枝。”
那个总在会议上直言项目漏洞的实习生,那个拒绝帮领导接孩子的公务员,那些“不懂事”的年轻人,正在改写职场规则。
真正的专业,从敢于“不合群”开始。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写道:“所谓人生,归根结底就是一瞬间、一瞬间的积累。”
那些拒绝无效社交的咖啡时间、推掉应酬的阅读时刻,正是构筑专业护城河的沙粒。
你越怕得罪人,得罪的人越多。
你的善良里带点锋芒,反而得到了别人的尊重。
越怕被讨厌,越不被珍惜
豆瓣小组“父母皆祸害”里,28岁的阿慧写下万字长文。
从小被要求“懂事”的她,工作五年工资全交家里,却因拒绝相亲被骂“白眼狼”。
心理咨询师告诉她:“孝顺不是自我绑架,真正的爱从尊重开始。”
三个月后,她搬出家自己租房,现在每周带父母喝下午茶的关系,反而更亲密。
就像《欢乐颂》里曲筱绡说的:“委屈求全的感情,求来的只能是全委屈。”
婚恋市场上有个诡异现象:拼命讨好对方的人总被发“好人卡”,而“做自己”的人反而更有吸引力。
朋友介绍的相亲局上,32岁的大龄女坦然说:“我不做饭不追剧,周末都在攀岩馆。”
结果对面工程师眼睛发亮:“巧了,我改装越野车正缺搭档!”
你看,真实比完美动人一万倍。
蒋勋谈《孤独六讲》时说:“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
那些在亲情爱情里遍体鳞伤的人,往往误把讨好当作通往幸福的船票。
但心理学中有个“磁铁法则”:
你越是完整自洽,越能吸引对等的灵魂。
《小妇人》里拒绝富商求婚的乔哭喊着说出那句:
“女人不止有心灵,也有思想与灵魂”。
这种特立独行的个性,反而赢得了美满的爱情。
大数据时代,算法比亲妈更懂如何让你焦虑。
小红书告诉你“不精致就该自卑”,抖音渲染“30岁没房的人生失败”,微博热搜天天教你做人。
但请记住《阿甘正传》里的提醒:“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但首先,你得愿意撕开包装。”
那些活得痛快的人,早就掌握了其中的奥妙:
就像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写的:“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
下一次当“被讨厌”的恐惧袭来时,不妨打开手机备忘录,写下歌手泰勒·斯威夫特在纽约大学毕业典礼上的那句话:
“带着伤疤生活不可怕,可怕的是为了不留下伤疤而拒绝生活。”
我们都是与世俗眼光抗争的普通人。
当我们不再把“被喜欢”当作通关文牒,便会发现:
他人不过是生命的观众,自己才是故事的执笔人。
就像《海上钢琴师》里终生未下船的1900,他的钢琴键上永远只奏自己的乐章。
下次当评价声浪袭来时,请默念诗人鲁米的提醒:“你生而有翼,为何匍匐前行?”
那些砸向你的非议,终将成为托起翅膀的气流。
自由飞翔的鸟儿,只考虑自己要去的目的地。
我们也应该,以自己心灵的安宁和舒适为中心,至于其他的噪音,屏蔽了又何妨?
来源: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