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8大网红场所治理“边走边抽烟”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1 20:47 2

摘要:2024年,上海市开展了关于室外二手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0000名受访者中,近六成市民表示经常遭遇“游烟”,九成市民对“游烟”表示反感。受访者普遍认为“游烟”不仅危害他人健康,还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市容环境和出行体验。

“游烟”是指吸烟者一边走在路上

一边吸烟而产生的二手烟雾

吸烟者释放出的“游烟”很任性

被动吸烟者往往是猝不及防!

上海8处“网红”场所治理“游烟”

2024年,上海市开展了关于室外二手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0000名受访者中,近六成市民表示经常遭遇“游烟”,九成市民对“游烟”表示反感。受访者普遍认为“游烟”不仅危害他人健康,还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市容环境和出行体验。

据了解,上海市是国内最早实施地方控烟法规的城市。数据统计显示,上海市成人吸烟率已由2010年的近27%下降至目前的19.2%,但其2500万左右的庞大人口基数,城市人群二手烟暴露率仍可达到47.6%,其中以“游烟”问题更为突出。

今年3月中旬开始,上海市在武康路、豫园商城、新天地、外滩、南京路步行街、陆家嘴商圈、今潮8弄、蟠龙天地实施控烟示范行动。武康大楼是上海城区著名打卡点,路边已经张贴起“控烟”海报,周边商户室内也摆放着提示牌。景点街边每隔一段距离,会有一位志愿者对正在抽烟的行人进行劝阻。此次防控室外“游烟”行动,由属地街道、卫健等多部门联合开展,定期进行宣传引导。

室外吸烟点不得设置在行人必经通道

此次上海市在室外开展的“游烟”防控目前以宣传倡导为主。室外控烟,是“一刀切”地全面禁止?还是有管理、有步骤地疏堵结合?一起来看上海的配套措施。

去年9月1日开始,上海市实施了国内首个室外吸烟点地方标准——《室外吸烟点设置与管理要求》,规定了室外吸烟点选址、设施、标识、健康提示等设置及日常管理与维护的要求。

《标准》规定室外吸烟点不应设置在休息区、等候区等人群聚集的区域以及行人必经的主要通道。室外吸烟点宜与建筑物的出入口及与户外相通的门窗、进排风口等处保持不小于6米的距离,以尽可能减少非吸烟者的二手烟暴露。同时,室外吸烟点面积不大于6平方米。为了避免吸烟者长时间吸烟,《标准》明确室外吸烟点不应设置座椅、自动售卖机、电子屏等。

此次上海市率先开展“游烟”防控倡议的8个游客聚集区,均已设置了室外吸烟区。

对于二手烟存在的健康风险,不少市民游客建议通过行政处罚等手段,加强对“游烟”的处罚。那么室外的“游烟”行为,究竟能不能处罚呢?小编查询发现,按照《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规定,目前市民游客在幼儿园、中小学校、少年宫、医院、体育场馆、演出场地、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人群聚集的公共交通工具等候区域等公共场所,发现“游烟”,可以拨打12345热线进行举报,违者个人最高罚款200元,场所最高罚款30000元。

电子烟强监管将常态化

随着电子烟管理办法、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子烟消费税等相关政策和细则相继出台和落地,电子烟行业也已进入常态化监管阶段。

2022年10月1日,电子烟国家标准实施后,果味电子烟已被要求全面下架。

重播

00:09 / 00:09

在涉非法电子烟案件中,也提到,吸食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子烟,不仅易成瘾、难戒除,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非法出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子烟还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因此,切勿因猎奇心理而购买非法电子烟;更不要贪图一时之利,将销售非法电子烟当作牟利的途径,避免让自己身陷囹圄。

上头电子烟,是毒不是烟

“上头电子烟”就是一种非法电子烟,其外表与普通电子烟相似,但烟油里却添加了合成大麻素、依托咪酯、美托咪酯、异丙帕酯等毒品以及非法物质。

日前,香港的“太空油毒品”案件就是一种上头电子烟。

“太空油毒品”为一种非法混入有害物质的烟油,一般通过电子烟产品吸食。其主要成分是“依托咪酯”或“异丙帕酯”,医学上作为麻醉剂。“太空油毒品”依赖性强,难以戒断,吸食者多表现为步履不稳,跌倒、失去知觉,对身体的毒性影响将会持续约一周。吸食该毒品可使人神志不清,导致“断片”,容易发生不幸事件。有未成年女性在滥用“太空油毒品”后“断片”,遭多人性侵。

综合自:央视新闻、中国进度报、健康奉贤

来源:且行且感小爱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