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试车是航空发动机交付之前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肩负着验证上万零件尺寸配合与功能协调的重任。这次试车的涡桨-6发动机,是中国最早完成适航取证的发动机之一;在管线密布如“工业血管”的试车台上,航空发动机试车工吴师傅带领主持人完成了螺旋桨安装和线路接驳等前置工序
近日,央视国际频道播出节目《航空发动机试车工:保障飞行安全的极限守门人》,主持人走进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带领观众近距离感受航空发动机试车过程。
试车是航空发动机交付之前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肩负着验证上万零件尺寸配合与功能协调的重任。这次试车的涡桨-6发动机,是中国最早完成适航取证的发动机之一;在管线密布如“工业血管”的试车台上,航空发动机试车工吴师傅带领主持人完成了螺旋桨安装和线路接驳等前置工序。
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开始在苏联安12运输机使用的AI20M涡桨发动机基础上仿制开发出涡桨-6发动机。涡桨-6系列发动机广泛用于我国的运8、运9等中型运输机、空警600预警机等机型。原版的AI20M涡桨发动机单台最大输出功率3120千瓦,大约折合4250马力。
随着逐步改进和升级,涡桨-6的新一代产品涡桨-6C单台最大输出功率已经提升到3800千瓦左右,单台全重也比涡桨-6早期版本降低了100多公斤。
涡桨发动机看上去虽然不像喷气式发动机那么“高大上”,但它省油、灵活、低速飞得稳,是战术运输机的最佳选择。美国的主力运输机C130、欧洲的A400M运输机,用的也都是涡桨发动机。
今年4月刚刚拿到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的AG600“鲲龙”飞机配备的也是涡桨-6C发动机。AG600最大起飞重量超60吨,机身跟波音737差不多大,翼展38.8米。既能在陆地机场起飞,也能在1500米长的水面上降落,可以在各种恶劣条件中起降,全靠4台涡桨-6C发动机。
和我国其它科技产业一样,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也一样需要经历从落后到并跑,再到逐步超越的过程。
2019年,我国新一代国产涡桨发动机AEP500在珠海航展亮相。据介绍,AEP500发动机单台最大输出功率5000千瓦,与其对标的加拿大PW150C涡桨发动机相比在综合性能上已经有明显优势。这一突破也意味着我国新舟700支线客机终于摆脱了发动机短缺的困境,再也不用受制于外国发动机供应商。
2022年10月,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大国重器·巡礼》图片展中,首次对外正式公开了AEP500型5000千瓦民用涡桨发动机的量产版本。也就是说AEP500涡桨发动机已经开始批量生产,交付民用市场。
既然AEP500涡桨发动机已经量产,难怪涡桨-6发动机可以让观众近距离观看,原来是“过于落后可以展示”啦!
说到航空发动机,很多朋友都在关心商飞C919何时可以用上国产的长江CJ-1000A发动机,不再被美国卡脖子。
我想大家也不用急,毕竟技术进步有其自身规律,只要日积跬步就可以至千里。相信有千千万万像吴昌生这样的技术人员在默默奉献,这一天并不遥远!
来源:大飞机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