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牛弹琴,是一个出自汉·牟融《理惑论》的典故。“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蝶躞而听。”
对牛弹琴,是一个出自汉·牟融《理惑论》的典故。“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蝶躞而听。”
故事是这样,战国时鲁国有个著名音乐家叫公明仪。他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尤善弹琴。他的琴声优美动听,人们听到他美妙的琴声往往如醉如痴。为此,人们很敬重他。
有一个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心情非常舒畅。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公明仪弹奏的曲子非常悦耳动听,但是那头吃草的公牛却根本不理会,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公明仪见美妙的琴声并不能打动这头不懂音乐的牛,非常无奈。过了一会儿,又弹出一段段奇怪杂乱的声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蝇声,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犊发出的叫声。这时大公牛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来回踱步,摇动尾巴拍打身上的蚊虻,竖起耳朵,听了起来。后来,人们就用“对牛弹琴”来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或对外行人说内行话,浪费时间;现在也用来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实为“乱弹琴”。
这个典故原是嘲讽牛听不懂高雅的《清角》琴曲,只能听那些“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公明仪将高雅的乐曲演奏给一头牛来听,属于没有看准对象,实在是弹错了地方。俗话说: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在不了解“听众”的时候就弹琴,难免会产生“曲高和寡”的场面。
成语对人们的启示是,沟通不分析形式,认错目标,就会白费口舌。教育要看对象,要因材施教。说话也要看对象,对方听不懂,等于白说。在交谈时,要结合对象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见,沟通不同的话题,唯有这样,才能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达到交谈的目的和效果。如果离开这个基点,即使讲得天花乱坠,讲得很有道理,对他而言也不过是如风过耳。
对牛弹琴,有人一定会想起充耳不闻,想到白费劲,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做。我倒是认为,不是没有必要做,是非常有必要。也就是说牛并非不懂音乐,只是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声音漠不关心,对那些熟悉的声音自然会兴趣盎然。沟通要讲对路,接收信息要讲频道。你讲一些晦涩难懂的原理,村夫走卒能听懂吗?你用手机发短信,别人的微信怎么能收的到?彼此不在一个频道上,怎么传递信息呢?如果你真的要传递信息,不妨调换一下频道。
这里不由得想起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他就是一个深谙“换频道”的人。他作为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流传。白居易的文学主张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力求达到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诗歌非常通俗易懂。《墨客挥犀》里称:白居易每作一首诗,都要给不识字的老太太念念,老太太能听懂的,就要,听不大懂的,就改,改后也听不懂的,就作废不要了。这样做,他并没有觉得自己是在“对牛弹琴”。他是在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频道”传递他的诗意,所以他的诗妇孺皆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很接地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日前一个朋友和我说,他最近回了一次老家,现在乡村振兴工作抓的力度很大,村里有好几个驻村干部。他发现有个别干部的沟通方式比较浮,总对农民讲空话、喊口号。他说,要真为村民好,就得多关心周边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比如,地里种的什么作物,庄稼长势和收成如何,农产品能否卖出去,是否需要技术指导,家里收入怎样,水电使用如何,道路交通是否方便,孩子读书有没困难,生病就医是否方便,邻里关系是否和谐等直接影响村民幸福指数的事情。这些问题都得到改善了,农民富了,乡村美了,乡风文明了,村民能不说你是好干部?如果驻村干部不深入实际,不融入群众,浮在面上喊口号,怎么能将党对农民的关怀和温暖实实在传递到广袤天地?
对牛弹琴,错不在牛,而在人。因为“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这个成语的真实意思不是讥笑听不懂的牛,而是用以讥笑说话不看对象的人。如果真要想弹琴,就踏踏实实弹好,找对曲目,用对琴弦,用牛喜闻乐见的方式去面对牛。牛会听之欣然,报之欢愉。
据报道,新西兰一位小提琴家到草原游玩。一天心血来潮,黄昏中在牛归圈的时候,搞起小提琴演奏。她唤来的不是驻足观赏的牧人,而是远处闻声而来的牛,牛越聚越多,好几十头驻足在演奏人不远的地方,聚精会神的听着音乐。所以,我们不要对牛抱有偏见,它们也是一群热衷于音乐的观众。
在美国的西部,乳牛最多。有一家乳牛工场,曾经做一个实验:在乳牛厂房的墙上,装置了音响,并且播放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结果发现,播放摇滚音乐时,牛乳的产量大为减少;如若播放柔和的音乐时,牛乳的产量就会大为增加。
为了牧场主经济利益最大化,专门给牛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澳洲很多牧场主在牧场设计的时候,专门配备了音乐设置。从小就听音乐长大的奶牛,在音乐的熏陶中,细胞更活跃,生长的更快更好,奶牛的奶量会更多;听着音乐长大的肉牛,肉色品质更高,价格更昂贵。
牛是人类的朋友,对牛弹琴,牛能听懂。此即是和睦相处,和谐共生。
来源:梅氏梦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