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一秒一声巨响,尘土飞扬,他倒下之后鲜血从残臂处狂涌,双眼瞬间陷入了黑暗。
“退后!”一个男人大喝一声,徒手挡在队友面前。
下一秒一声巨响,尘土飞扬,他倒下之后鲜血从残臂处狂涌,双眼瞬间陷入了黑暗。
但在场每一个人都知道:他救了所有人。
这不是电影,这是真实发生在中越边境雷场上的一幕。
杜富国,这位90后战士以血肉之躯扛起了“排雷英雄”的称号。
从小到大杜富国就不是那种喜欢站在后面的人,在贵州一个小山村长大的他,家里兄妹众多,生活清贫。
可每次有人欺负他的小妹,他总是第一个冲出去,不顾一切地护在前头。 当兵后,杜富国主动报名参加边境扫雷任务。
数十年战争遗留的地雷如同伏在地底的毒蛇,谁去谁就可能永远留在那里。
杜富国知道但他还是报名了,不是因为冲动,而是他清楚:总得有人来。
之后杜富国参与清排的“雷场”,多是“地雷+手榴弹+炸弹+诡雷”的混合战场。
一次次趴下、排查、标记、引爆,他在生与死之间游走得越来越娴熟,却也越来越警惕。
可就在2018年10月11日,那天,杜富国原本不需要“冲锋”,他是小组长,只需在后方指挥,但当战友在执行清排任务时,发现一枚极不稳定的爆炸物。
于是弯腰查看时,他下意识地伸手推开对方,大喊一句:“你退后,让我来!”
之后爆炸发生了,杜富国几乎是贴地扑过去的。他用身体挡住碎片、冲击波——把死亡留给自己,把生命留给队友。
然而真正的牺牲并非在雷场上结束。
爆炸剥夺了他双手、双眼,他从军人变成了伤员,从“保护者”变成“被照料者”,从“视野开阔的战士”变成“看不见光的人”。
这份沉重,换一个人可能就此坍塌。但他没有。
重生的战斗,更加残酷。
在昆明总医院的康复中心,杜富国经历了第二场“战役”——但这一次,没有掌声,也没有战友。
只有一双失明的眼、一具残破的身体和满墙的康复记录。
刚开始的生活近乎残酷,他几乎每天要打60针,用四根针管轮流扎,因为静脉已经找不到位置。
最艰难的是学习生活自理。
没有双手,饭菜怎么入口?他靠下巴夹着餐具,一点点训练肌肉记忆。
叠被子时他用嘴咬住被角,背部顶住褶皱,然后用仅剩的手臂残端“压线”。
穿衣更是艰难,他用下巴顶住衣服领口,然后像慢镜头一样,一点点把身体“钻”进去。
没有眼睛,他每天起床都要重新“摸索”一次世界的轮廓,洗脸、吃饭、擦身、翻身,每一个动作都像是与钢铁拔河。
而最让人心碎的,是他自己学会给义眼“洗澡”,医生说他根本不需要这么频繁清洗,他却坚持。
可能在他的眼里,眼睛虽然是假的,但也是对世界的方式。
从爆炸后到能独自下床、行走、生活,杜富国用了两年多时间。
这两年,是一场“重学人生”的马拉松,他没喊过一声苦。
社会为他铺设光环,但他始终坚持不需要优待,只想有尊严地活着。
尽管已经无法再出现在排雷第一线,他依然出现在军校、讲台、边防基地,他的斗争,不只是康复,而是以更强硬的姿态,重建人生坐标。
并且在2023年1月的时候,杜富国就又多了一个身份——爸爸!
在他的孩子出生后,网友们听到消息,都冲到了评论区一片恭喜,从此他不仅是大家心中的排雷英雄,更是一位人父。
并且杜富国的选择并不孤独。
在他之后弟弟杜富强也选择成为军人,这个家庭从杜富国的一声“我来”开始,逐渐走出一个“接力式奉献”的路径。
他的牺牲没有让亲人沉沦,反而唤起更多人站出来,在部队里他的战友也纷纷写下“你退后,让我来”的请战书。
很多人不知道,杜富国的妹妹杜富佳,也是一位“光荣的战士”。
她原本是个护士,2020年疫情刚爆发,医院征人,她第一个举手,主动进了隔离区。
每天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一站就是十多个小时,睡觉加起来不超过四小时,是实打实在病人床边抢命。
后来她还去了武汉支援,那时候情况很紧张,她干脆剪了长发,戴上口罩,说干就干,从来没退过一步。
因为她的表现突出,还被授予了“抗疫全国三八红旗手”的荣誉。
转年因为她的突出表现,杜富佳又调去了贵州遵义的一个村子——沙塘村,当了第一书记。
当时她才26岁,村里有茶叶,但卖不出去,路也不好走。
她扎在村里跑了一个多月,发现这里的年轻人都走了,留下的老人过得也紧巴巴。琢磨了一个主意:直播带货!
她不是网红,啥也不懂,就一项项学。
去茶博馆学泡茶、研究短视频拍摄、分析抖音的推荐逻辑,还自己学化妆、搭灯光、练话术。
第一次直播,就卖了200多单。 她把村里老人请来讲茶故事,把茶园拍成短片,把村民也拉进来开账号。
到2023年,直播卖茶超百万,沙塘村的茶,成了热门品牌。
有的人走进雷区,有的人守在边关,有的人选择投身应急救援……“我来”两个字,不再只是一个人的口号,而是一种代际传承的信念。
真正的英雄,从不是不怕死的人,而是知道代价还愿意走上前的人。
正如杜富国,用自己的伤痕告诉我们的,他不只是替你挡雷,只是告诉你——总有人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把生的希望,留给你!
非常感谢您能看到这里,那么对于这件事,您有什么看法?请在评论区发表您宝贵的意见吧!
文/编辑:来碗米饭
信息来源:杜富国受伤一年后:一次打60针 被子仍要叠豆腐块 人民日报 2019-11-10 10:45
面对面丨“排雷英雄”的新角色 独家专访“八一勋章”获得者杜富国 2022-08-08 13:14·光明网
杜富国的妹妹杜富佳:大山里的“带货书记” 新华社客户端 2022-08-02 09:13
来源:晓瑜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