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自然世界里,有一种名为龙芽草的植物,虽常被视作杂草,却有着丰富的价值与独特的特性。龙芽草,是蔷薇科、龙芽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在民间,它还被称为仙鹤草、脱力草、狼牙草、金顶龙芽等。
在自然世界里,有一种名为龙芽草的植物,虽常被视作杂草,却有着丰富的价值与独特的特性。龙芽草,是蔷薇科、龙芽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在民间,它还被称为仙鹤草、脱力草、狼牙草、金顶龙芽等。
一、形态特征
龙芽草的植株高度通常在30-120厘米之间,茎部直立生长,上面分布着疏柔毛及短柔毛,偶尔在茎的下部也会有稀疏的长硬毛。其根多呈现出块茎状,根茎较短,在基部常常能看到1至数个地下芽。它的叶子为间断奇数羽状复叶,一般会有小叶3-4对,有时也会有2对,往上则会逐渐减少至3小叶。小叶片形态多样,有无柄的,也有短柄的,形状为倒卵形、倒卵椭圆形或倒卵披针形,长度在1.5-5厘米,宽度在1-2.5厘米之间,顶端急尖至圆钝,基部呈楔形至宽楔形,边缘有着急尖到圆钝的锯齿,上面分布着疏柔毛,有时会脱落几乎无毛,下面通常在脉上伏生疏柔毛,也有脱落几无毛的情况,并且有显著的腺点。托叶草质,颜色为绿色,形状如同镰刀,也有的呈卵形,顶端急尖或渐尖,边缘有尖锐锯齿或裂片,偶尔也会全缘,茎下部的托叶有时呈卵状披针形,常为全缘。
其花序为穗状总状顶生,有分枝或无分枝,花序轴上布满柔毛,花梗长1-5毫米,同样被柔毛覆盖;苞片一般深3裂,裂片呈带形,小苞片对生,为卵形,全缘或边缘分裂;花的直径在6-9毫米,萼片为三角卵形;花瓣是黄色的,呈长圆形;雄蕊数量在5-8-15枚;花柱2,丝状,柱头头状。果实为倒卵圆锥形,外面有10条肋,被疏柔毛,顶端有数层钩刺,在幼时直立,成熟时靠合,连钩刺长7-8毫米,最宽处直径3-4毫米 。花果期是5-12月,花期较长,从春末到秋末都能看到它的花朵和逐渐成熟的果实。
二、分布范围
龙芽草的分布范围极为广泛,在世界多个地区都能发现它的踪迹。在国内,它遍布南北各省区。无论是在北方的黑龙江、吉林、辽宁,还是南方的广东、广西、海南;无论是东部沿海的浙江、江苏,还是西部内陆的新疆、西藏,都有龙芽草生长。在国外,它分布于欧洲中部、俄罗斯、蒙古、朝鲜、日本和越南北部等地区。
龙芽草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常生长在溪边、路旁、草地、灌丛、林缘及疏林下,海拔范围在100-3800米 。溪边湿润的环境能为它提供充足的水分;路旁虽然人流量较大,但它依然能顽强生长;草地和灌丛为它提供了一定的遮蔽;林缘及疏林下则有着适宜的光照和土壤条件。在不同的地区,它都能凭借自身的适应能力,在这些多样化的生境中扎根繁衍。
三、对农作物的危害
虽然龙芽草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当它生长在农田中时,也会对农作物造成一些危害。它的生长速度较快,根系发达,会与农作物争夺土壤中的养分、水分和阳光。例如在玉米田中,如果龙芽草大量繁殖,就会抢夺玉米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养分,导致玉米植株生长瘦弱,叶片发黄,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在小麦田,龙芽草会遮挡阳光,使小麦无法充分进行光合作用,进而影响小麦的灌浆和结实。
龙芽草还可能成为一些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增加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几率。一些害虫可能会在龙芽草上栖息繁殖,然后迁移到农作物上进行危害;某些病菌也可能在龙芽草上存活,当条件适宜时,传播到农作物上引发病害,给农业生产带来损失。
四、主要价值
(一)药用价值
龙芽草全草、根及冬芽均可入药,在传统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性味苦涩、干,入肺、肝、脾经 。具有收敛止血、消炎、止痢、解毒、杀虫、益气强心等多种功能。在临床上,它可用于治疗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各种出血症状;对于痢疾、胃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还能治疗阴道滴虫,外用可治痈疗疗疮。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龙芽草有很强的抗癌作用。其全草的水溶性成分对小鼠肉瘤S-180,小鼠路易斯肺癌LL-14,黑色素瘤B-22、B-16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从龙芽草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在抗癌药物研发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为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潜在的药物来源。
(二)食用价值
龙芽草的嫩茎叶是一种美味且营养丰富的野菜。每百克鲜嫩茎叶含胡萝卜素7mg,维生素B2 0.63mg,维生素C 157mg ,还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在春天,当龙芽草发苗后,人们可以采摘其嫩叶,进行凉拌、炒食、打汤等。凉拌龙芽草,口感清爽,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其原始的风味和营养;龙芽草炒鸡蛋,将野菜的清香与鸡蛋的醇厚结合在一起,别具一番风味;龙芽草汤则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此外,龙芽草的果实也可以食用,不过一般需要将其捣烂或者磨成粉后食用。
(三)其他价值
龙芽草全株富含鞣质,可提制栲胶,用于皮革制造、印染等工业领域,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天然的原材料。将龙芽草捣烂水浸液喷洒,有防治蚜虫及小麦锈病之效 ,在农业生产中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五、防治方法
当龙芽草在农田中大量生长,对农作物造成危害时,就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小面积的农田,可以采用人工拔除的方法。在龙芽草幼苗期,人工将其连根拔起,集中处理,防止其再次生长。这种方法虽然耗费人力,但对环境无污染,且能精准地去除龙芽草。
在化学防治方面,可以选择合适的除草剂。根据不同的农作物和龙芽草的生长情况,选择针对性的除草剂进行喷洒。但在使用化学除草剂时,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控制用量和使用时间,避免对农作物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在玉米田使用除草剂时,要选择对玉米安全且能有效去除龙芽草的除草剂,在龙芽草生长旺盛期进行喷洒,以达到最佳的除草效果。
也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利用一些昆虫或微生物来抑制龙芽草的生长。某些昆虫以龙芽草为食,通过释放这些昆虫,可以控制龙芽草的数量;一些微生物能够感染龙芽草,使其生病死亡,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生物防治方法具有环保、可持续的优点,但需要对生物制剂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研究和控制,确保其不会对其他生物造成危害。
龙芽草作为一种常见的植物,既有着对农作物不利的一面,又蕴含着丰富的药用、食用和其他价值。我们应该全面地认识它,在农业生产中合理地对其进行防治,同时充分开发利用它的价值,让这种田间杂草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来源:淇泉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