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珠集团:未来增长将呈现“存量优化+增量爆发”双轮驱动格局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7 18:42 2

摘要:丽珠集团作为国内老牌制药企业,近年来估值持续低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申万医药板块PE约31倍,丽珠当前PE约12倍)。其低估值成因比较复杂,包括存在业务结构、政策冲击、市场预期、财务策略等多维度的市场解读。

丽珠集团作为国内老牌制药企业,近年来估值持续低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申万医药板块PE约31倍,丽珠当前PE约12倍)。其低估值成因比较复杂,包括存在业务结构、政策冲击、市场预期、财务策略等多维度的市场解读。

本文从丽珠集团主要产品销售及未来新产品上市销售预测的角度,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决策建议。

一、丽珠集团2025年一季度财务表现概览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根据2025年一季度数据,丽珠集团营业收入为31.81亿元,同比下降1.92%,但净利润同比增长4.75%至6.37亿元。这表明公司在收入增长承压的背景下,通过成本优化或高毛利产品结构调整实现了利润提升。毛利率:2024年全年毛利率稳定在63%-64%区间,显示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未受收入下滑显著影响。现金流与运营效率: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24.67%,反映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能力增强。结合2025年一季度应收账款/利润比率达97.09%,需关注未来回款风险对利润的潜在侵蚀。

二、未来3-5年增长驱动因素分析

国际化战略加速‌

原料药出口:2024年原料药及中间体出口收入同比增长7.93%,规范市场销售占比提升至35%,高端抗生素、兽药等细分领域竞争优势明显。

制剂出海:制剂海外收入同比大增65.98%,抗病毒颗粒等产品在俄罗斯、印尼等新兴市场获批,2025年计划启动本土化生产。

创新药与高壁垒产品管线‌

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支出达10.4亿元(占营收8.84%),聚焦精神神经、代谢等领域。

产品上市节奏:预计2025年阿立哌唑微球、司美格鲁肽等产品上市,2026-2027年重组人促卵泡激素、IL-17A/F等近10款新药将贡献收入。

政策与行业红利

中国医药市场预计2025年规模突破2.2万亿元,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创新药审批加速(如CAR-T疗法)为公司提供结构性机会。

原料药环保政策趋严,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丽珠高端特色原料药布局有望受益。

三、现有核心产品销售情况与预测

1. 化学制剂板块‌

‌亮丙瑞林微球(辅助生殖领域)‌‌市场地位:全球首个通过FDA个药指南完成生物等效性研究的促性激素长效缓释制剂,2024年通过一致性评价后加速替代进口(如武田制药原研产品)。销售表现:2024年销售额约18亿元,同比增长12%,预计2025年在3个月长效剂型上市后,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保持10%-15%的复合增速。艾普拉唑(消化领域)‌‌集采影响:受2024年胰岛素集采波及,收入同比下滑约8%,但凭借差异化剂型(如肠溶片)仍维持12亿元年销售额,预计2025年通过渠道下沉维持8-10亿元规模。

2. 中药板块‌

‌参芪扶正注射液‌‌政策红利:2024年医保后缀解限后恢复增长,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5%,预计全年销售额达15亿元,长期受益于中医政策支持及肿瘤辅助治疗需求。抗病毒颗粒‌‌国际化突破:在俄罗斯、印尼获批并启动本土化生产,2024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65%,预计2025年出口收入突破8亿元,占中药板块收入比重提升至30%。

3. 原料药与中间体‌

‌高端抗生素与宠物用药‌‌出口增长:规范市场(欧美)销售占比提升至35%,2024年收入16.68亿元(+7.93%),预计2025年维持7-10%增速,受益于环保政策驱动的行业集中度提升。

4. 诊断试剂‌

‌呼吸道感染检测试剂‌‌自主研发转型:2024年自主研发产品占比超60%,肺炎支原体检测试剂收入同比增长25%,预计2025年化学发光与自免检测产品带动板块收入突破10亿元。

四、未来新产品上市节奏与销售潜力

1. 2025年确定性上市产品‌

‌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精神分裂症)‌‌市场空间:原研药2023年全球销售额超20亿美元,国内尚无国产长效剂型上市。预计2025年上半年获批后,销售峰值可达12-15亿元,2025年贡献收入约3-5亿元。竞争优势:缓释技术突破(血药浓度平稳性优于原研),规避集采冲击。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糖尿病适应症)‌‌审批进展:2型糖尿病适应症已提交上市申请,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获批。销售预期:国内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超600亿元,2024年原研药(诺和诺德)全球销售额290亿美元。预计峰值销售额20-30亿元,但需警惕国内超20家仿制药企业价格战风险。

2. 2026-2027年重点上市管线‌

‌重组抗人IL-17A/F单抗(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差异化定位:国内首个双靶点药物,已完成III期临床入组,计划2025年年内报产。对标诺华司库奇尤单抗(2024年全球销售额超80亿美元),预计峰值销售额15亿元,差异化适应症布局降低竞争烈度。JP-1366片剂(消化领域P-CAB药物)‌‌市场替代潜力:2024年国内P-CAB市场规模10亿元(+50%),JP-1366预计2027年上市后,凭借剂型优势(片剂+注射剂)抢占20%份额,峰值销售额8-10亿元。重组人促卵泡激素(辅助生殖)‌‌进口替代逻辑:2025年1月申报上市,预计2026年获批,目标替代默克雪兰诺产品。国内辅助生殖药物市场超50亿元,预计峰值销售额5-8亿元。

3. 中长期潜力品种(2028年后)‌

‌司美格鲁肽减重适应症‌‌市场爆发力:国内肥胖人群超1亿,减重药物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000亿元。III期临床已完成入组,2025年底提交上市申请,峰值销售额或达30-40亿元,但需面对信达生物、华东医药等同类产品围剿。小核酸药物LZHN2408(代谢领域)‌‌技术壁垒:采用siRNA干扰技术,实现长期稳定控糖,2024年进入临床前研究,预计2030年前上市,潜在峰值销售额10-15亿元。

五、销售驱动逻辑与风险平衡

1. 核心增长逻辑‌

‌技术平台优势:微球缓释技术(阿立哌唑、亮丙瑞林)与双靶点生物药(IL-17A/F)形成差异化竞争护城河。政策红利捕获:中药创新药审批加速(参芪扶正)、辅助生殖纳入医保(重组人促卵泡激素)。国际化协同:原料药出口向制剂出海延伸,东南亚本土化生产降低贸易战风险。

2. 主要风险对冲‌

‌集采与价格压力:司美格鲁肽可能面临医保谈判降价50%以上,需通过海外市场(如中东、南美)分散风险。临床与审批不确定性:IL-17A/F单抗若未能证明优于单靶点药物,可能错失最佳上市窗口。产能与供应链:微球制剂生产复杂度高,需确保江苏无锡基地产能释放节奏匹配新品上市需求。

六、收入结构演变预测‌

‌板块‌‌2024年收入(亿元)‌‌2025年预测(亿元)‌‌2027年预测(亿元)‌‌增长驱动力化学制剂8595-100120-130阿立哌唑微球、司美格鲁肽上市中药4548-5055-60抗病毒颗粒海外放量、参芪扶正稳增原料药7075-7885-90高端抗生素出口、宠物用药升级诊断试剂1820-2225-28自免检测突破、呼吸道试剂持续增长合计‌‌218‌‌238-250‌‌285-308

六、结论

丽珠集团未来3-5年的增长将呈现“存量优化+增量爆发”双轮驱动格局:

存量产品通过国际化(抗病毒颗粒)与剂型升级(亮丙瑞林微球)维持5-10%稳健增长;重磅新品阿立哌唑微球(2025)、司美格鲁肽(2026)、IL-17A/F单抗(2027)将陆续进入收获期,预计2027年创新药收入占比提升至35%以上;风险控制需重点关注集采政策走向与生物类似药竞争强度,建议通过BD引进(如小核酸药物)与AI研发降本(年报提及AI合成路径优化)平衡管线风险。

建议

丽珠集团低估值是“现实”与“预期”的阶段性错配。

本质是市场对其“传统业务占比过高”与“创新转型不确定性”的双重定价。若公司能通过以下路径打破预期差,估值有望向行业均值收敛:

证明创新药商业化能力提升国际化收入占比‌优化资本配置(如加大研发投入或战略性并购)。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