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氨氯地平被禁用?药师:为什么不能停药,副作用早知道!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6 13:15 2

摘要:苯磺酸氨氯地平,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拗口,却是无数高血压、心绞痛患者的“老朋友”。作为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它在控制血压、改善心脏供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苯磺酸氨氯地平,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拗口,却是无数高血压、心绞痛患者的“老朋友”。作为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它在控制血压、改善心脏供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最近网络上却频频出现“苯磺酸氨氯地平被禁用”的说法,不少患者看后惶惶不安,甚至擅自停药。这种药真的出问题了吗?还能继续吃吗?为什么医生和药师总是说“不能随便停”?

今天,就让我这个从业十多年的执业药师,带大家深入了解这款“风口浪尖”的常用药。

我们先来理清一个事实:截至目前,苯磺酸氨氯地平在我国并未被禁用。相反,它依然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推荐的抗高血压首选药物之一。

根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药品说明书修订公告,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安全性和疗效在经过多年临床使用后依然被广泛认可。

所谓“被禁”,很可能是源于误读、断章取义,或者将个别国家的特殊情况误传到了国内。可见,谣言一旦传播,就可能让本该受益的患者陷入恐慌。

那为什么氨氯地平会成为一些人“谈之色变”的对象呢?这可能与它的常见副作用——下肢水肿有关。数据显示,大约有10%~15%的患者在服用氨氯地平后会出现轻度的踝部浮肿,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女性患者或长期站立者中。

多数时候,水肿只是暂时现象,并不意味着肾功能损伤或心衰加重。如果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或与其他药物联用,通常都能缓解这一问题。而不是一发现水肿就立马停药,反而更容易造成血压反弹,甚至诱发脑卒中。

在临床工作中,我常遇到患者因“听说副作用大”就擅自停药,结果血压失控,住进了医院。高血压是一个“沉默杀手”,它不会立刻让人感到不适,却在日积月累中损伤心脑血管。

而苯磺酸氨氯地平作为长效制剂,能平稳地控制血压达24小时,特别适合中老年人规律服用。突然停药,就像安全气囊突然被拔掉,风险远比副作用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氨氯地平虽然安全性高,但也并不是“人人适合”。对于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低血压患者或心功能极差者应慎用

此外,它与某些药物(如酮康唑、红霉素)存在相互作用,可能影响代谢速率,增加副作用风险。因此,患者在服药前一定要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切忌盲目“拼盘式”吃药。

很多人对降压药有一个误区:一旦血压稳定了,就可以减量或者停药。这种想法是极其危险的。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不是感冒发烧吃几天药就能“根治”。

即使血压稳定,也只是说明药物有效地控制住了症状,一旦停药,血压很可能“反弹”得比原来还高。正确的做法是: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根据血压变化调整剂量,而不是凭感觉决定是否继续吃药。

除了水肿,氨氯地平的其他不良反应还包括面部潮红、头痛、乏力、心悸等,但这些大多是剂量相关的,发生率相对较低。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的数据,氨氯地平的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低于20%,大多数患者都能耐受。相比之下,它的降压效果稳定、依从性好,是高血压一线治疗的重要选择。

作为一名药师,我也经常提醒患者:药物治疗只是控制高血压的一部分,日常生活方式的管理同样关键。合理饮食、减盐控油、适度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情愉快,都是帮助药物发挥最大效力的“加分项”。

特别是钠盐摄入过多,会直接影响降压药的效果。很多人吃着药,却每天咸菜不离口,血压自然降不下来。

我曾遇到一位60多岁的阿姨,血压长期不达标,检查也没发现器质性病变。后来仔细询问,原来她每天都要喝一碗咸菜汤“开胃”。在建议她控制盐分后,配合氨氯地平治疗,不到两周,血压就稳定了。

这种案例并不少见,也再次说明了“药物+生活方式”才是长期控压的黄金组合。

说到底,苯磺酸氨氯地平并不是“神药”,但也绝不是“毒药”。它像一把稳重的方向盘,帮助我们在高血压这条漫长公路上平稳前行。

当然,开车的方向还得靠乘客和医生、药师三方协同配合,才能确保不“偏航”。

那么,我们是否该重新审视身边的每一种“被误解”的药物?又该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守住用药的理性与科学?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也许你的一句话,能帮更多人走出用药的误区。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说明书修订公告(2023年第33号)[EB/OL]. 2023-07-12.

[2]中国高血压联盟.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S].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

[3]杨文英, 李红, 刘媛. 氨氯地平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 35(10): 1120-112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健康10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