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易经》里写得明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年轻时总觉得这话玄乎,像老辈人吓唬小孩的老话。可活到中年才发现,人生就像台精密的天平,年轻时种的因,到了中年全成了躲不过的果。今儿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三种藏在时光里的“因果账”。
《易经》里写得明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年轻时总觉得这话玄乎,像老辈人吓唬小孩的老话。可活到中年才发现,人生就像台精密的天平,年轻时种的因,到了中年全成了躲不过的果。今儿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三种藏在时光里的“因果账”。
一、德行因果:你撒的种子,早晚会开花结果
小区楼下的老吴,年轻时在单位专爱给人使绊子,抢功劳、传闲话,同事见了他都绕道走。退休后想组织老同事聚会,愣是没人愿意来。反观对门的李姨,二十多年义务帮邻居收快递、照顾独居老人,现在儿女不在身边,街坊四邻轮流给她送热乎饭。
这让我想起《了凡四训》里的故事,袁了凡通过日行一善改变命运。老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其实这“神明”就是你日积月累的德行。就像老家村口的老槐树,根系扎得深,才能经得住风雨。中年后那些无人问津的孤独,或是被众人惦记的温暖,都是年轻时在人心田播下的种子。
二、健康因果:年轻时的任性,中年都要还
前公司的王总,年轻时为了谈生意,酒局一场接一场,熬夜加班更是家常便饭。去年体检,查出三高、脂肪肝,现在每天揣着药罐子养生。反倒是小区保安张叔,几十年坚持晨跑,粗茶淡饭,六十岁还能一口气爬八层楼不喘气。
《黄帝内经》讲“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可多少人把健康当儿戏?就像给手机充电,总用到关机才充,电池寿命自然折损。中年后身体亮起的红灯,都是年轻时透支健康欠下的债。
三、感情因果:你怎么待人,别人就怎么待你
发小阿强,谈过七八个对象,每次分手都怪对方不够好。直到去年相亲,女方打听到他之前的“光辉事迹”,饭都没吃完就走了。而表姐和表姐夫,二十多年互相体谅,现在孩子考上名校,夫妻俩还能手牵手逛公园。
《易经》有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感情里没有单方面的付出,就像照镜子,你笑镜子里的人也笑,你皱眉对方也不会给你好脸色。中年后婚姻的幸福或是孤独,其实都是年轻时对待感情的态度结出的果。
人到中年,就像翻到人生这本书的中间章节,前面埋下的伏笔开始显现,种下的因开始结果。是收获满园芬芳,还是面对一地荒芜,其实早有迹可循。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因果故事?快来评论区分享,说不定你的经历,能点醒还在迷茫的人!
来源:老李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