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7日,一场以“智‘汇’青春 创响未来”为主题的在绍高校越青科创市集在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举办。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市12所高校的50余个团队参与,上百名青年学子齐聚一堂,以创新成果展示青春智慧。
5月7日,一场以“智‘汇’青春 创响未来”为主题的在绍高校越青科创市集在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举办。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市12所高校的50余个团队参与,上百名青年学子齐聚一堂,以创新成果展示青春智慧。
无人配送子母车、真丝文创品牌、低能见度“亮”色新材料、智链仓储……市集现场,涵盖文化创意、乡村振兴、环保科技、非遗传承、传统文化活化等领域的50余个项目精彩亮相,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与创造力,也彰显了在绍高校学子的创新创业活力与产教融合的丰硕成果。
现场,“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展区成为焦点。来自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的一支团队展示了从新疆至哈萨克斯坦实地考察带回的真丝与毛毡材料,将其融入现代设计,推出真丝发圈、毛毡艺术画框、丝绸抱枕、明信片等系列产品。“我们希望通过设计让丝路文化触手可及。”团队成员沈羽介绍,其工作室已在小红书平台积累不少粉丝,作品更在杭州传梭博物馆、苏州本色博物馆等线下博物馆展览联动,探索传统技艺的现代化表达。
在科技赛道,学院学生自主研发的可自适应坡度的四旋翼无人机履带式定间距自动播种装置可以精准坡度感知自行适应控制,精准播种控制,项目成果已发表2篇学术论文、1项软件著作权、1项发明专利和2项外观设计专利。在物流方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团队聚焦智能运输领域,以无人机为载体,通过加装高清摄像头、激光雷达和机械抓等设备,对无人机进行多模态改装。该“低空经济无人机”以5千克载重能力与精准控制技术,可以高效完成运输任务,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此外,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的“幸福河湖”项目组在现场开辟插秧互动体验,引人注目。团队历时三年走访9市16乡,以“河宝”IP为核心开发出治水主题绘本、立体书及动画,通过情景剧演绎“田长制”政策,开展趣味耕地保护教育。“助力生态文明教育从‘娃娃抓起’。”项目成员表示,其设计的书签、贴纸已进入多所学校。
乡村振兴板块亮点纷呈。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团队以“微改造”为切入点,展示了保驾山村改造规划和祝温村老旧小区微改造方案,通过“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巧思,通过年轻人视角重塑城乡文旅空间,将废弃空间转化为文旅节点。
“我们邀请了全市十余所高校团队参加,其中不少团队已经获得科创奖项,希望通过各高校之间的交流碰撞,促进学生间的进步。”学校团委喻诗瑶老师介绍,活动同步衔接浙江省“挑战杯”创业大赛培育机制,邀请业界专家现场指导。
科创市集不仅是高校创新成果的“博览会”,更是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催化剂”。学校每年投入专项资金,建设创客空间,形成梯度培养机制。不少项目脱颖而出,如今已成立公司,产品进入量产阶段。未来,学校将持续优化平台,推动更多“实验室成果”走向“生产线”,为绍兴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青年智慧支撑。
来源:百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