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6月16日为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近日,湖南省安委会办公室、湖南省应急管理厅印发通知,对2025年全省“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安排部署。
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6月16日为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近日,湖南省安委会办公室、湖南省应急管理厅印发通知,对2025年全省“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安排部署。
一、持续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
1.系统学习。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通过发表理论文章、评论言论、实践报道等形式开展宣传阐释,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2.宣讲培训。结合2025年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送课上企”宣讲活动,省应急管理厅组建宣讲团采取集中培训和送培上门、进企指导等形式赴26个试点县市区企业开展全覆盖集中宣讲培训。推动各级安委会成员单位领导干部深入企业宣讲和帮扶,引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提升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推动企业组织全员培训,通过班前会、大家谈、线上平台等形式,确保全员覆盖。
3.培育社会安全文化。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微课堂、主题辩论赛、参观见学等活动,组织观看“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片、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专题片、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专题片、事故警示教育片、典型案例解析片,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主题读书活动,积极参与“全民安全公开课”等,切实筑牢安全生产人民防线。
二、深入开展“查找身边安全隐患”宣传活动
4.企业自查自纠。各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采取专家解读、骨干宣讲等方式,学好用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提高全员辨别事故隐患风险能力。要落实省安委办《关于进一步落实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加快推进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建设的通知》要求,鼓励企业员工对照判定标准排查重大事故隐患,对发现隐患的员工公开兑现奖励,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5.社会公众参与。积极开展“隐患辨识科普行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加应急管理部组织的“安全隐患随手拍”新媒体作品征集、测测你的“安全力”应急科普趣学、“查找身边隐患,分享安全笔记”小红书安全训练营、“安全隐患我查找”网络知识答题等活动。各单位结合行业领域特点创作短视频、微短剧、互动海报、动漫游戏等科普作品,在报、网、端、微和户外电子屏、展览展台等平台载体广泛宣传。动员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查找身边安全隐患活动,利用“12350”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电话、网络举报平台等渠道,鼓励公众举报身边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对举报属实的及时给予奖励,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
7.倡导志愿者服务。开展“应急有我 安全同行”志愿服务宣传活动,推动学生防溺水、交通安全出行、电动自行车安全、森林防灭火、家庭社区防灭火、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将志愿服务融入群众性安全宣传活动,持续推动安全科普宣传走深走实。因地制宜开展社会应急力量应急理论和救援技能培训,重点培育骨干社会力量队伍,持续提升应急救援能力。鼓励社会应急力量等专业志愿服务队伍深入一线排查风险隐患、普及应急知识、就近就便参与应急处置等。
三、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宣传活动
8.举行启动仪式。参加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后,举行我省2025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全面动员部署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开展各项活动,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9.举办主场活动。6月16日,在益阳市举办全省“安全宣传咨询日”主场活动暨首届应急科普讲解大赛,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要积极选送选手参与应急科普讲解大赛,传播应急科普知识,提高群众避险自救能力。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展示并推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下基层、进一线活动,积极推广机器人、无人机、智能探测设备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装备,以科技力量赋能安全隐患查找,切实提升安全隐患排查效率与精准度。
10.推进全民安全科普活动。组织开展“安全知识进万家”活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重点围绕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工地等高危行业,以及农村自建房、电动自行车充电等生活领域,通过制作发放宣传手册、张贴海报、举办讲座等方式,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积极组织参与应急管理部举办的全民安全公开课活动,结合我省举办的安全宣传作品征集展播等活动,策划制作推出短视频、海报、宣传标语等安全宣传作品,营造安全浓厚氛围。
11.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活动。10月份,省应急管理厅联合省总工会在郴州市举办全民安全法规知识竞赛活动。安全生产月期间,各市州可举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安全知识竞赛,广泛发动重点行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和职工参与,激励全社会学习安全知识。
四、持续深入推进安全宣传“五进”
12.持续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紧扣主题,将安全知识融入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和家庭,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进企业:重点组织金属冶炼企业主要负责人、重点文物保护等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开展集中培训;鼓励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新技术、新设备、新系统的研发创新应用,推进人工智能、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等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普及;督促指导企业主要负责人学习掌握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开展针对性的应急演练。
进农村:发动乡村干部、网格员、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员、村级农机安全协管员、灾害信息员向农村居民普及农业机械、有限空间、自建房、燃气等存在的安全隐患,开展“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关爱行动。
进社区:加强社区安全宣传阵地建设,将安全元素充分融入公园、广场、文化长廊等,鼓励公众查找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老旧电路“带病工作”、违规动火等身边安全隐患,争做安全“吹哨人”。
进学校:联合教育部门指导学校开展宿舍、实验室、食堂等重点场所“安全隐患大起底”活动和学生防溺水、消防等安全教育。
进家庭:号召家庭开展居家安全自查,学习高层建筑火灾逃生、用电用气等安全知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五、开展正面宣传与警示教育
13.大力开展先进典型宣传。注重挖掘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生动展示应急人的形象,弘扬正能量。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专业优势,组织开展主题采访活动,展示一线应急管理鲜活经验,推动各地互学互鉴。
14.开展安全隐患辨识与警示教育活动。省应急管理厅联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制作推出10部“除事故隐患,保人民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传视频,联合湖南都市频道制作推出10部安全警示教育短视频,通过政策文件解读、典型案例剖析,以案普法,警示从业人员与社会公众提高安全意识,防范安全事故。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联合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开展安全隐患辨识排查宣传培训与警示教育,深入企业、社区、学校等地,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隐患辨识排查能力。
15.开展隐患排查与案例曝光。聚焦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联动主流媒体开设“隐患曝光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定期曝光重大事故隐患案例,形成有力震慑。省安委办每季度制作一部《湖南省安全防范工作警示教育片》,以“以案示警、以案明责”强化震慑效应,推动安全意识入脑入心、安全责任压紧压实。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