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3月19日),快递圈炸了!国家邮政局官网一纸公告,直接把韵达送上热搜——**“因管理漏洞致涉诈宣传品流入快递渠道,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被立案调查”**。消息一出,网友炸锅:“以后还敢收快递吗?”“这漏洞也太离谱了!”
今天(3月19日),快递圈炸了!国家邮政局官网一纸公告,直接把韵达送上热搜——**“因管理漏洞致涉诈宣传品流入快递渠道,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被立案调查”**。消息一出,网友炸锅:“以后还敢收快递吗?”“这漏洞也太离谱了!”
事件核心:加盟商“失控”,诈骗品“搭便车”
根据通报,**韵达部分加盟企业对协议客户的安全审查形同虚设**,导致大量涉诈骗的宣传品通过快递流入市场,最终造成受害者“钱袋子”被掏空。而作为总部的上海韵达货运,被直接点名“管理缺位”,未对加盟商的安全措施统一把关,这才让骗子钻了空子。
简单说,就是**“总部管不住加盟商,快递成了骗子的帮凶”**。有业内人士分析,快递行业加盟模式下,“总部赚品牌费,加盟商自负盈亏”的机制,容易导致末端网点为冲业绩放松审核,甚至对可疑包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网友怒了:“快递安全不是儿戏!”
事件曝光后,评论区瞬间沦陷。
“诈骗宣传品都能寄?那违禁品是不是更随便?”
“难怪最近老收到‘中奖’短信,源头在这儿?”
“快递公司只顾赚钱,用户隐私和安全谁来管?”
更有受害者现身说法:“上个月收到一个冒充电商平台的快递,里面是‘扫码领红包’的广告,结果被骗了2万!现在才知道是韵达送的……”
行业警钟:快递安全为何屡成“重灾区”?
事实上,这已不是快递行业第一次因安全问题被敲打。去年某通就因“活体动物违规寄递”被罚,而此次韵达事件更暴露两大隐患:
1. 加盟模式“甩锅”难辞其咎
加盟商为降低成本,往往简化验视流程,甚至跳过实名认证。而总部监管若流于形式,风险必然爆发。
2. 协议客户“特权”成漏洞
部分快递网点为留住大客户,对其寄件“开绿灯”,不查验内容物。骗子正是利用这一点,伪装成“合规企业”批量寄递诈骗物料。
韵达危机:股价恐震荡,品牌信任崩塌
虽然韵达官方暂未回应,但资本市场已嗅到危机。有财经博主指出,**韵达股份(002120.SZ)作为上市公司,子公司被立案调查,股价大概率承压**。更严重的是,用户对品牌的信任一旦崩塌,修复成本难以估量。
下一步怎么走?专家支招:
1. 行业整顿迫在眉睫
国家邮政局此次重拳出击,或推动全行业加强“总部-加盟商”责任绑定,强制落实开箱验视、实名登记等制度。
2. 用户需提高警惕
收到不明来源的快递,尤其是内含二维码、链接的广告,务必核实再操作!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扫码之前先冷静”**。
今日结语
快递本是便利生活的“桥梁”,若成了违法分子的“工具”,伤害的不仅是用户权益,更是整个行业的信誉。韵达这次“翻车”,给所有快递企业敲响警钟:**安全底线,一寸都不能退!** 后续调查进展,头条将持续关注。
(本文综合国家邮政局通报及公开报道)#发布优质内容享分成#
来源:小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