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导语"他全程闭着眼打呼噜,双手几乎没碰过方向盘!" 近日,杭州网友王先生在社交平台曝光哈啰顺风车司机危险驾驶行为,引发全网热议。涉事司机驾驶特斯拉 Model Y 在高速以 100km/h 行驶时,竟全程依赖 Autopilot 辅助驾驶系统,甚至设置闹钟 "
导语
"他全程闭着眼打呼噜,双手几乎没碰过方向盘!" 近日,杭州网友王先生在社交平台曝光哈啰顺风车司机危险驾驶行为,引发全网热议。涉事司机驾驶特斯拉 Model Y 在高速以 100km/h 行驶时,竟全程依赖 Autopilot 辅助驾驶系统,甚至设置闹钟 "补觉"。哈啰平台回应称已介入核查,若查实将永久封禁司机账号。这一事件再次敲响辅助驾驶安全警钟,也暴露出平台监管的滞后性。
事件还原:乘客偷拍视频曝光惊悚一幕
4 月 11 日凌晨 4 时许,王先生从杭州高沙路搭乘哈啰顺风车前往上海浦东机场。行车记录仪画面显示,司机驾驶特斯拉 Model Y 进入高速后,迅速开启 Autopilot 辅助驾驶系统,随后将座椅后仰至半躺状态,双手仅轻搭方向盘底部,全程闭眼甚至发出鼾声。更令人胆寒的是,司机每隔 10 分钟设置一次闹钟,试图通过这种方式 "分段补觉"。
王先生回忆,他多次通过咳嗽、打电话等方式试图唤醒司机,但对方毫无反应。"时速 100 公里的高速上,他把自己和乘客的命完全交给了机器。" 王先生表示,下车后他向平台投诉,却仅获 5 元优惠券补偿,直到视频被全网传播后,哈啰才升级核查程序。
平台回应:查实将严惩,政策存漏洞
4 月 14 日,哈啰顺风车客服向南都记者确认,平台已成立专项调查组,若核实司机存在 "双手脱离方向盘、睡觉" 等危险行为,将按规定永久冻结账号。但值得注意的是,哈啰目前并未明确禁止司机使用辅助驾驶系统,仅 "建议尽量不用"。
这一态度与其他平台形成鲜明对比。此前嘀嗒出行曾对高速开辅助驾驶剪指甲的司机直接封号处理。专家指出,哈啰的模糊政策可能导致司机心存侥幸。"辅助驾驶≠自动驾驶,驾驶员必须保持清醒。" 中国流通汽车协会新能源专家章弘强调,L2 级系统无法应对突发状况,司机脱岗形同 "拿生命赌博"。
技术剖析:特斯拉 Autopilot 的 "致命漏洞"
涉事车辆搭载的特斯拉 Autopilot 系统,其官方说明明确要求驾驶员 "双手不得离开方向盘,需时刻监控路况"。但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司机通过在方向盘加装配重环等设备,绕过系统检测。此类 "作弊神器" 在电商平台仍可购得,商家甚至标注 "适配特斯拉,解放双手"。
更危险的是,Autopilot 在复杂路况下可能 "失灵"。2024 年 10 月,湖北一司机因依赖辅助驾驶未及时避让施工路段,导致车辆撞毁。交警部门提醒,高速行驶时若遇突发状况,司机反应时间不足 1 秒,而 Autopilot 的误判概率高达 15%。
行业警示:辅助驾驶滥用成 "隐形杀手"
此次事件并非孤例。南都记者梳理发现,近半年来社交平台已有超百条投诉,涉及顺风车司机开辅助驾驶睡觉、玩手机、剪指甲等行为。部分司机甚至总结出 "省电攻略":开启辅助驾驶后降低座椅靠背角度,既能省油又能 "休息"。
专家呼吁,平台应建立 "技术 + 人工" 双重监管体系。"比如通过车内摄像头实时监测驾驶员状态,发现异常立即强制接单终止。"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张亚勤院士建议,同时车企需升级系统,对连续脱手行为实施自动降速。
结语:安全不能交给 "算法"
从特斯拉 Autopilot 到小鹏 NGP,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正在重塑出行生态。但正如交警部门所言:"技术是工具,安全始终掌握在人手中。" 哈啰司机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当 "人机共驾" 时代来临,平台、车企、驾驶者三方都需拧紧 "安全阀门"。你对辅助驾驶的使用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来效果特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