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着了才算“休息”?和“躺着不动”但意识清醒的区别?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8 12:40 2

摘要:一提到休息,脑海里首先想到的便是睡觉。「难道只有入睡才算是休息吗」,静静地躺着,意识仍然清醒,这和睡觉又存在哪些差异。

一提到休息,脑海里首先想到的便是睡觉。「难道只有入睡才算是休息吗」,静静地躺着,意识仍然清醒,这和睡觉又存在哪些差异。

睡觉,那可是门大学问

睡觉也分好几“档”

睡眠进程中,「存在两组交替循环,即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一晚多次循环,每次耗时约一个半小时到两小时。

NREM睡眠占比约四分之三以上,且细分为三个阶段:

N1期,是刚刚迷糊过去的时候,心跳会减慢,呼吸也会变缓,肌肉变得松弛,脑电波频率下降,这个阶段持续时间较短,只有几分钟。

N2阶段,相比N1阶段睡的要深沉些,心跳与呼吸愈发缓慢,体温随之下降,眼球不再转动,这时脑电波会产生独特的“睡眠纺锤波”和“K复合波”,「这种现象同记忆巩固,大脑皮质发展有关联」,N2阶段睡眠时间最长,约占总时耗的一半。

N3期属于最深沉的睡眠时段,又被称作慢波睡眠,「如果醒来感觉精力充沛,很大可能是因为N3期睡眠质量高」,这个时期心跳和呼吸频率处于最低水平,肌肉完全松弛,难以被唤醒,从脑电图来看,表现出大幅慢波,也就是δ波,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前半夜。

REM睡眠,往往在入睡约一个半小时时首次发生,这时眼球会在眼睑下快速转动,脑电波类似清醒时,呼吸加快且无规律,心跳和血压也提升,「过半梦境出现在此阶段。」除控制眼睛和呼吸的肌肉外,身体其它肌肉会短暂“麻木”,目的在于阻止梦中行为的执行。

睡觉时,「大脑并未停歇,它在做一系列和清醒时全然不同,非常专业化的事」,δ波,睡眠纺锤波,K复合波,这些都是睡眠所独有的,清醒时并不存在。

睡眠期间身体的隐秘活动研究

这些修复工作在清醒状态下难以有效完成,或效率极低。

生长激素大多在深睡眠(N3期)期间放出,这个东西引领肌肉修缮,组织成长,细胞再生,「如果睡眠质量差,生长激素分泌量就会变少」

皮质醇是一种压力激素,入睡时其含量下降,早晨上升使人苏醒,「如果睡眠短缺,皮质醇水平往往持续偏高,人就易产生焦虑情绪」

还有管饿不饿的激素、 胰岛素敏感性、 生殖激素均受睡眠影响

新陈代谢会发生调整,从而节省能量,「睡觉的时候,基础代谢率可能会下降10% - 15%」,大脑的能量消耗模式也会改变,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期间,脑内的葡萄糖水平比安静清醒时更高,而乳酸水平则更低。

肌肉修缮,组织成长,「深度睡眠对肌肉修缮十分关键」,这个时段蛋白分解量最少,合成现象最为显著,血液会更多地朝着肌肉流动,输送氧分和养分。

大脑要排毒,把不好的清理掉,人睡觉时,「大脑中有个叫做“类淋巴系统”的东西就会变得非常活跃」,它可以有效地清除代谢废物和毒素,其中就包含和老年痴呆有关的β - 淀粉样蛋白,「这种清除效率远比清醒时更高」,这表明睡眠是大脑自发实施的一种预防性保护措施。

优化免疫系统功能。某些免疫细胞在睡眠期间活性增强,「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

记忆和学习,离不开睡觉

新学知识较为薄弱,「睡眠有助于巩固并延长记忆留存时间」

慢波睡眠(N3期)时,「大脑重新激活已有的记忆,并将其整合进长期记忆存储区域」,是从海马体迁移到新皮层。

「N2期睡眠纺锤波与突触可塑性密切相关」,对学习记忆至关重要

「REM睡眠或可稳定已转化记忆」,对技能学习、情绪记忆处理及创造力激发均有重要意义

不同种类的记忆,也许会在不一样的睡眠时期得到巩固,「事实和事件的记忆(陈述性记忆)大多依靠慢波睡眠,技能和情绪记忆则有更多的REM睡眠参与其中」

醒着不动,算什么休息?

与无意识的睡眠状态不同,「“保持清醒且静止不动”是一种有意识的休息形式」,通常称为安静觉醒

「安静醒着时,大脑在干嘛?」

α波起领衔作用,当你闭上眼睛并放松时,「大脑往往会生成α波」,其频率处于8 - 12赫兹之间,「此波与放松、平静及脑力消耗下降相关联」

默认模式网络(DMN)处于活跃状态,当你没有做特定事情时,大脑开始分心,陷入遐想,回忆以往,规划未来,此时DMN正在运行,「这并非无意义的活动,而是大脑在整合经验并解决问题」

正念冥想等练习可有意识地培养安静觉醒状态,并增强α波及更深层放松的θ波

有意识休息,身体也能受益

安静状态配合正念练习可有效降低生理压力指标:

降低皮质醇水平。

减慢心率、降低血压。

帮助肌肉放松,减轻紧张感。

「即便短暂的安静独处,亦有益处」

清醒状态下休息亦能为大脑“充电

「缓解脑力疲劳,提升注意力」,如同按下“精神刷新键”

提供情绪缓冲空间,助力情绪管理与内心平和

思维漫游有助于激发创造力与解决问题

短暂安静休息有助短期记忆保留某些信息

睡觉和安静醒着,差别在哪?

简单来说,「睡觉是大脑状态的一种重大改变,基本上和外界断连」,清醒时比较平静,仍然可以察觉到外界,但这种独特的脑电波在清醒平静时并不存在。

激素方面: 「睡眠可显著促进生长激素分泌」,而安静清醒状态仅能适度降低应激性皮质醇水平

代谢方面: 「睡眠状态下身体代谢率显著降低」

肌肉修复方面: 「睡眠,尤其是深睡眠,是实质性的修复过程」,而安静清醒状态则主要是放松

大脑排毒方面: 「睡眠状态下效率最高」,清醒安静时几乎无此功能

免疫方面: 「睡眠可直接优化免疫功能」,而清醒状态仅能通过减压间接辅助

记忆巩固方面: 「睡觉负责稳固的、 长期记忆巩固」与安静清醒状态对短期记忆的辅助作用

睡眠有着诸多层要的益处,主要激素腾出,大脑毒素排出,明显的记忆巩固,「这些都同其最深层次的阶段有关,特别是NREMN3期和REM期」,清醒时的平静状态无法达到这样的深度。

因此,「安静清醒具有一定的日常“缓冲”价值,但无法完全取代充足睡眠。」

休息,不光是睡觉和躺着

“休息”内涵丰富,「桑德拉·道尔顿 - 史密斯博士提出七种休息类型」

身体休息: 除了睡觉、 打盹及主动性的拉伸、瑜伽等

精神休息: 让大脑从高强度思考中解放出来

感官休息: 少接触点光线、 噪音与屏幕刺激

创造力休息: 接触美好事物,探寻灵感源泉

情绪休息: 情绪真实表达与人际边界划分

社交休息: 积极社交,远离消耗性关系

精神信仰休息: 探寻意义、目标与归属感

认识到这点非常关键,「光靠睡眠无法解决全部种类的缺觉状况」,比如当你情绪极度疲惫时,多睡一会儿可能没多大作用,反倒得要情绪上的舒缓。

想要身心健康,就要睡得充裕睡得好,还要学会在白天有意识地安排各类休息方式,「睡个好觉是根基,不过白天有意识的“终止”也很关键」,清楚自己缺乏哪类休息,再有目的地弥补,这样做才明智。

参考文献

Xie L, Kang H, Xu Q, et al. Sleep drives metabolite clearance from the adult brain. Science. 2013;342(6156):373-377.

Walker MP. Why we sleep: Unlocking the power of sleep and dreams. Scribner. 2017.

Tononi G, Cirelli C. Sleep and the price of plasticity: from synaptic and cellular homeostasis to memory consolidation and integration. Neuron. 2014;81(1):12-34.

Stickgold R. Sleep-dependent memory consolidation. Nature. 2005;437(7063):1272-1278.

Van Someren EJW, Cirelli C, Dijk DJ, et al. Disrupted sleep: from molecules to cognitio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5;35(41):13889-13895.

Jessen NA, Munk AS, Lundgaard I, Nedergaard M. The Glymphatic System: A Beginner's Guide. Neurochemical Research. 2015;40(12):2583-2599.

Benington JH, Heller HC. Restoration of brain energy metabolism as the function of sleep. Progress in Neurobiology. 1995;45(4):347-360.

Born J, Wilhelm I. System consolidation of memory during sleep. Psychological Research. 2012;76(2):192-203.

来源:知小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