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政文化是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民政工作的“根”和“魂”。在实践中,应大力厚植民政文化“沃土”。
从三个维度入手厚植民政文化“沃土”
黎 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政文化是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民政工作的“根”和“魂”。在实践中,应大力厚植民政文化“沃土”。
从夯实思想基础入手,坚持为民爱民的民本文化。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政工作必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应常怀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民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当前社会救助功能已经由“保生存”向着“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转变。民政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积极构建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救助制度体系,形成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兜底有力的综合救助格局,更好地满足困难群众多层次、多元化救助需求。
从推动养老护幼服务入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善孝为先”,孝道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关键纽带。民政部门宜将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传承敬老爱老的孝道文化相结合,多措并举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健全分级分类、普惠可及、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高位谋划“银发经济”,提升城乡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全体儿童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民政部门要助力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四级网络建设,积极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利剑护蕾·雷霆行动”多元综合救助。主动检测摸排流动、留守儿童,保障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在就医、就学、生活安置、康复等方面的权益,打造儿童关爱品牌项目,用心用情促进儿童健康全面成长。
从改革创新入手,共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民政部门要利用各种方式弘扬慈善文化、传播慈善理念、普及慈善常识,推动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营造人人关心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浓厚氛围,形成以企业捐赠为主、个人捐赠为辅、政府投入为补充、社会广泛参与的募捐机制,精准化开展慈善救助。应深入推进婚俗改革,组织举办集体婚礼、纪念婚礼、慈善婚礼等,倡导文明向上、适度简约、内涵丰富、理性高雅的现代新型婚俗文化;发挥婚姻登记机构阵地作用,聘请专业人员开展婚前教育、婚姻家庭咨询、家庭矛盾调解等全方位服务;持续进行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助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要通过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倡导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等文明新风。应强化弘扬地名文化意识,在挖掘、保护、宣传上下功夫,注重新生地名文化内涵,运用各种方式讲好富有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的地名故事,提升地方知名度和美誉度。
↓ 新湘评论官方视频号 ↓
掌上阅读党刊
《新湘评论》
2025年第9期
进入电子刊
来源:新湘评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