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县:“四联四新”赋能村集体经济蝶变出彩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8 14:33 2

摘要: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兴中镇为试点,打破地域界限和产业壁垒,探索“四联四新”抱团发展机制,有效激活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奋力谱写兴业强县富民新篇章。

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兴中镇为试点,打破地域界限和产业壁垒,探索“四联四新”抱团发展机制,有效激活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奋力谱写兴业强县富民新篇章。

支部联建:打造发展“新引擎”

“按照‘共建、共担、共享’的原则,镇里明确了1名懂农业技术、发展规划、综合管理的科级干部分管村级产业,从各村(社区)‘两委’成员或党员中择优推选优秀人才成立兴中镇产业联盟联合党支部。”普安县兴中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谢良军介绍,联合党支部自2022年3月挂牌成立以来在摸索中不断成长,目前,“党建+产业”双融双促效应明显,为村级产业发展注入一股强劲动力。

此外,兴中镇采取“党委全面统筹、联合党支部牵头主抓、村级党组织具体落实、群众主动参与”的模式,将各村(社区)富余劳动力集结起来,组建起一支村级劳务队,让闲散劳动力抱团发展,实现事有人干、人有事干、收入增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盘活村产业经济中,兴中镇还积极用好用活帮扶单位和农技专家资源,推动乡土人才培育,增加村级劳动力劳务技能,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目前,兴中镇共吸纳70余人组建6支村级劳务队,参与采收、加工、包装、运输等全产业链发展;对接专家开展农技服务20余次,组织培训群众600人,储备培养“土专家”“田秀才”60余人,培育电商直播专业营销团队30人,有效为村级产业和村集体经济发展蓄势赋能。

村社联合:构建发展“新格局”

“我们从各村(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社中选拔懂经营、善管理、有干劲的社员,组建村联社开展联营合作,共同研究村级产业发展方向,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兴中镇联合党支部负责人胡文贵说,联社组建以来,积极抢抓公安部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等机遇,主动聚焦市场多元需求,建成茭白、烤烟、锦绣黄桃、工业辣椒等多个种植基地,并通过腊肉加工、冷链仓储、盘活牛马交易市场等,不断壮大村级产业规模、丰富农产品数量,提高村集体经济运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俗话说猫逮老鼠鼠打洞,各有本领在其中,联社的成员各有所长,都想着为家乡发展献力。”介绍起联社的产业助农成效,普安县益兴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秦大江忘却一天的疲惫,笑着侃侃而谈,工作中,大家都充分发挥自己人脉、信息资源优势,组建起销售团队开拓市场,与各地采购商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与此同时,联社还通过推行“就业联带”模式,以村级劳务队为载体,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茭白、烤烟等主导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中来,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三方共赢。

据兴中镇联社分管领导李自龙介绍,2024年以来,联社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实施项目6个,吸纳200余人劳动力稳定就近就业,发放务工工资78万元,人均年增收3900元以上,村联社实现经营性收入80余万元。

产业联创:培育发展“新业态”

如何将产业与当下流行的新媒体新业态形成闭环,抓住网络快销这一大众“端口”,兴中镇又紧跟“时尚”,探索让“山货”搭上“数字经济快车”。

“我们按照‘信息共享、长短互补、以强带弱、协同发展’的思路,大力整合土地、人力、资金、项目等生产要素,注册成立电子公司,同时,引进两家电商平台公司,合作建成电商直播基地,打造‘云上集市’。”谢良军说。通过推行“党建引领+电商赋能+群众受益”的销售模式,去年10月以来,直播基地组建起一支包括干部在内的30人的专业营销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乡村集市和农户家中开展实景直播助农公益活动,形成“固定基地+流动站点”的电商网络体系,打通农特产品销售的“最后一米”。

每周三,兴中镇的赶集日市场上人头攒动,前来这里“换钱”的不单单是本镇村民,周边十里八乡的村民也闻“播”而来,山里的野菜、村民自家喂养的鸡鸭等,都成为“云上集市”的“常客”,成为网络买家的“抢手货”,直播间更是成为乡亲们以物换钱的“流动银行”。

“我们还设置流动直播站点19个,辐射带动多个周边乡镇搭上“云端”销售快车,‘以销带产、产销共进’的新型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有力有序推进。”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基地主播代申梅掩藏不住内心的喜悦。截至目前,兴中镇“云上集市”共开展公益直播100余场(次),覆盖高山洋芋、林下土鸡、苗家香薰腊肉、黔山野菜等65种农特产品,销售额100余万元,直接帮助300余户群众实现增收。

成果联享:绘就发展“新图景”

如何让村级产业发展成果更可持续,普安县紧扣“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这一目标,在2025年优化调整了《普安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绩效奖励实施办法(试行)》,对达到村集体经济绩效奖励条件的村干部及合作社其他管理人员,提取当年度村集体经营性纯收入总额的20%进行绩效奖励,让村级干事创业者有盼头、有干劲。

“村集体通过合作经营、服务管理增加积累,群众通过务工取酬、流转土地实现增收,同时,推行“积分兑换”制度,将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纳入积分体系,群众凭积分到‘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物资,有效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谢良军说,此举是多赢局面,不仅让干事创业者更加主动作为,也增加了群众收入,同时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截至目前,兴中镇村集体经济增收总量达103.52万元,平均每村(社区)增收17.25万元。建立完善村集体经济“8+2”利益联结机制和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机制,从村集体经济中提取7.56万元,开展兑换物资、缴纳养老金、基础设施修缮等公益活动100余场次,资助困难或优秀学生90人、慰问孤寡老人43人,群众幸福感持续增强,一幅“产业兴旺、集体增收、治理有效、群众富裕”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侯荣 安高|编辑: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杨军)

来源:中国日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