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访谈|今年上海还有哪些重要演出展览?场地配套如何更给力?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8 15:24 2

摘要:由上海大调研·澎湃新闻携手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推出的《2025上海民生访谈》正在火热进行,今年的访谈以“投资于人,打开民生新空间”为主题,为政府部门和市民群众架设沟通桥梁。

对于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如何为民解忧、马上就办?如何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由上海大调研·澎湃新闻携手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推出的《2025上海民生访谈》正在火热进行,今年的访谈以“投资于人,打开民生新空间”为主题,为政府部门和市民群众架设沟通桥梁。

原定去年举办的刀郎上海演唱会,为何延到了今年?上海今年有什么不容错过的美展、演唱会?“银发旅游”怎么摆脱“边缘赛道”?5月8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钟晓敏走进直播间,用事实诠释,上海来一次远远不够。

5月8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钟晓敏走进《2025上海民生访谈》直播间。“话匣子”微信公号 图

上海演出市场依然好戏连台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透露,上海的演艺市场非常火热火爆。去年,上海共举办营业性演出5.7万场,接待观众2545万人次,取得票房5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2%、28.1%、56.2%,各项数据均创下历史新高,位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票房收入超过第二名近40%,上海“亚洲演艺之都”的地位日渐稳固。

2025年,上海演出市场依然好戏连台,可以说“总有一款适合您”。

国际名作方面,斩获180余项戏剧大奖的经典音乐剧《悲惨世界》,阔别23年后,今年11-12月将以纪念版音乐会的形式重访上海大剧院,连演8周64场,这是此次世界巡演在中国大陆的唯一一站。法语话剧《樱桃园》、日语原版舞台剧《千与千寻》、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也将闪亮登场。国内佳作方面,原创音乐剧《大状王》,话剧《日出》《觉醒年代》《长恨歌》《父亲》《红楼梦》等名家名作将陆续上演,为上海市民奉上文化盛宴。演唱会方面,除了已经演出的刀郎、张杰、杨丞琳、孙燕姿、YOASOBI(有阿索比)以外,后续还将有时代少年团、周杰伦、玛丽亚凯莉等演艺明星轮番来沪举办演唱会,他们将共同点亮上海演唱会市场的璀璨星空。

此外,上海正在着力解决市场火爆与场地使用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目前,上海共有上海体育场、虹口足球场、东方体育中心、梅奔文化中心等8个5000座以上、可举办大型演出活动的场馆,随着近年来演唱会、音乐节市场的迅猛发展,场地偏少、规模偏小的问题逐渐凸显。比如刀郎上海演唱会,原本去年就要举办的,就是因为歌手档期始终与上海的场地使用无法匹配,不得已才延到今年。

为此,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正进行全面摸底,科学合理统筹演艺演出空间资源,高效利用,盘活存量,缓解演出旺季场地供需矛盾。同时,会同相关部门推进世博文化公园部分片区改造,改造完成后可容纳5-8万名观众,成为国内最大的城市露天音乐节场地。同时,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推动在静安、徐汇等区域分别新建一座5万人、一座3万人左右体量的室内综合性场馆,为引进海内外一线艺人来沪演出创造更好的场地条件。

文博美展除了“古埃及”还能看什么?

今年的文博美展,除了上海博物馆还在举办的“古埃及文明大展”以外,还有不少值得一看,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重点推荐四个展览:

第一个是“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以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孕育出中国最早的文明形态,实证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这次展览,作为“何以中国”文物考古系列的第四展,将联合辽宁、河北、内蒙古等地文物考古部门,汇聚红山文化的最新文物考古成果,有望成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红山文化特展。展览下个月开始在上博东馆展出。

第二个是“希腊人——从阿伽(jiā)门农到亚历山大”展。这个展览,汇聚了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等希腊境内14家博物馆和文物机构的270件珍贵藏品,比如,著名的桃金娘形花冠,宙斯、雅典娜以及亚历山大等雕塑头像,包含金器、青铜器、陶器、雕塑等多种品类,时间跨度从公元前5800年的希腊新石器时代到公元前1世纪的希腊化时代,全面展现了古希腊的社会和文化风貌。目前,这个展览还在首都博物馆展出,将于今年7月来到世博会博物馆,呈现给广大市民朋友。

第三个是“时代逸飞:陈逸飞回顾展”。这是浦东美术馆今年首个重量级大型艺术展览,4月26日已经向公众开放,全方位地呈现陈逸飞创作生涯各个阶段的样貌和整体艺术成就。

第四个是“重塑景观”艺术展。这个展览是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第二轮五年展陈合作的首个常设展,4月29日已对公众开放。

另外,奉贤区博物馆举办的“唐代生活美学文物精华展”,闵行区博物馆举办的“湖北曾侯家族墓出土文物展”,展品云集,质量很高,也非常值得一看。

“银发族”旅游怎么摆脱“边缘赛道”

针对越来越壮大的“银发族”旅游需求,上海怎么满足?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详细回答了上海大调研·澎湃新闻记者这一提问。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透露,从市场发展来看,市场过去确实存在对银发旅游重视不够的问题,银发旅游处于“边缘赛道”,产品比较单一,服务比较粗放,行程太赶太累,甚至有因为年龄的隐性门槛,报不了名、参不了团的情况发生,老年朋友的旅游体验度、感受度并不太好。

去年以来,上海逐渐把银发旅游作为发展个性化、定制化旅游市场的重要着力点。比如说,从打卡式旅游到沉浸式康养,必定是未来银发旅游最强劲的增长动力,从过去比较常见的挤满50人的大团,到现在火爆的10人以下精品小团,都体现了老年朋友对于旅游过程中感悟自然、文化熏陶有了更多的期待,对于游玩过程中的健康保障、无障碍出行、旅途陪护等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

近期,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市民政局,以“乐龄·乐游”为主题,推出服务老年朋友的“五个一”旅游产品和服务举措:

“一批友好型线路”。首批已推出17条,涵盖了景区场馆、乡村郊野、康养度假等多种类型,穿插古建筑讲解、戏曲欣赏、非遗体验等多种元素。

“一份打卡新菜单”。设计了50条区域性银发旅游主题游径。比如,今年,上海还将结合邮轮新航线开通,推出“银发邮轮游”专场活动。

“一条报名快车道”。依托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让旅游产品信息直达社区,让老年朋友可以在家门口选择线路、轻松报名。

“一张乐龄旅游卡”。今年,将推出上海都市旅游卡的“乐龄版”,除了原有的公交卡功能和涵盖的传统景点之外,增加了更多老年朋友喜闻乐见的文旅场景和酒店服务,提高了优惠预订的权益,比如,加大周中错峰时段的预定优惠力度,叠加养老院体验、医疗陪诊服务等适用老年朋友的场景,实现“一卡多用、优惠多多”。

“一个就近集散点”。在各区域设置就近旅游发车点,为老年朋友提供就近就便的旅游出行服务。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邹娟 实习记者 张云鹏

来源:米西说剧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