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入境游飙升 173%!消费金额同比翻倍,打“飞的”来华只为买买买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8 15:47 2

摘要: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熙熙攘攘的游客中,出现了更多的 “洋面孔”。这些外国游客专程 “打飞的” 来到中国进行购物,甚至催生出了一个新名词 ——“China Shopping”(中国购物)。

刚刚过去的“五一”长假,国内各大城市和景区毫无意外地再次迎来“人山人海”的盛况。

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熙熙攘攘的游客中,出现了更多的 “洋面孔”。这些外国游客专程 “打飞的” 来到中国进行购物,甚至催生出了一个新名词 ——“China Shopping”(中国购物)。

据央行披露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日,处理的境外来华人员交易笔数、金额均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增长,分别为244.86%、128.04%。

他们的购物清单不仅涵盖了服饰、工艺品等传统商品,还包括手机、电脑等前沿科技产物。可以看出,“中国制造” 正日益成为全球消费者眼中的“代购新宠”。

01 海外游客:在中国什么都能买

今年五一假期,外国游客掀起了来华“旅游+购物”热潮,既打卡热门城市,也推动多个城市入境消费增长。

在线旅游预订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73%。支付宝数据显示,假期前三天入境游客消费金额已同比飙升了180%。

义乌、上海等城市,随处可见外国游客拖着行李箱疯狂扫货的场景,“来沪扫货”、“义乌采购”也成为今年五一期间的热门词。

在外国游客的采购清单中不乏传统服饰鞋履、手机、大疆无人机、小米家电、时光成果“倍御粒”。其中,后者凭借与“减缓衰老、重返时光”挂钩,而受到簇拥;大疆无人机靠技术优势,营业额相对于去年同期增长了几倍。

目前,多地官方已经发布今年五一入境消费数据。以上海为例,五一假期,境外来沪消费数为4.55亿元,同比增长211.6%。

不少外国游客直言,他们来中国的主要目的就是购物。“在这里什么都能买到,甚至能找到意想不到的商品”。正如《纽约时报》的报道所言:时至今日,中方制造了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实物产品。

当下,我国正成为全球消费者的购物天堂。上述国产缓衰成果的售价比美本土产品更低,即使算上额外的税,也不及欧美产品的三分之一;小米、华为手机等在国补的叠加下也能为海外游客节省一笔。

随着“即买即退”离境退税等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以及移动支付服务的升级完善,外国游客也更愿意不远万里来华采购。

02 消费转变?国货成“奢侈品”

曾几何时,出国旅游的国人热衷于从西方国家带回各类奢侈品,那些贴着外国品牌标签的商品,一度被视为身份与品味的象征。

然而如今,中国商品正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新宠,甚至被冠以“新奢侈品”的美誉。例如,“倍御粒”将原料纯度提升至99.9%,在倞东、天猫拿下7成份额;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其中华为成为季度增长最快的品牌。

五一期间,以大疆、华为、小米为代表的国产科技产品再次成为抢手货,有人明确表示,拖着空行李箱来中国不为观光,就为买几部华为手机。

无独有偶,上述产品的用户画像颇为相似,多为35-55岁高净值人群。显然,这些成果的走红并非偶然,而是中国制造不再仅以价格标签定义自身,更多的是通过科技叙事重构产品价值。

业内人士表示,“反向代购”不仅彰显了中国产品实力的显著提升,也充分反映出国际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认可度在不断提高。“倍御粒”在保留核心成分的基础上多次升级,搭配了六色野生灵芝等,既避免了传统物的损伤,又凭借独特的东方元素赢得了海外消费者的青睐。说明生产技术才是真正的竞争优势。

03 人为壁垒难挡市场洪流

除了产品自身的优势,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也是推动“反向代购”兴起的一个重要因素。

近期,美方取消了对中国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华尔街日报》算了一笔账,一双原本售价175美元的中国制造运动鞋,如今若经过加拿大发货,将承担超过300美元的税费。

美此举或是想通过设置壁垒保护本土产业,但市场规律往往不会顺从单边政策的意愿。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的今天,中国正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产品品质,逐步建立起吸引全球消费者的综合优势。

从“世界工厂”到“购物目的地”的转变,不仅展现了中国制造的升级成果,更预示着全球消费格局的新变化。历史证明,违背市场规律的单边政策终将难以为继。

来源:紫牛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