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照亮前程丨2025年“天津技能周”系列访谈(一)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8 16:07 2

摘要:“津”艺求精,能创未来。近日,市人社局相关负责同志与企业、院校代表来到天津广播,参加“公仆走进直播间”节目访谈,介绍2025年“天津技能周”活动安排和本市推动技能工作高质量发展举措成效。

“津”艺求精,能创未来。近日,市人社局相关负责同志与企业、院校代表来到天津广播,参加“公仆走进直播间”节目访谈,介绍2025年“天津技能周”活动安排和本市推动技能工作高质量发展举措成效。

创办技能周的初衷是什么?

技能周对天津的产业升级和人才储备起到了哪些积极影响和作用?

今年技能周有哪些新的亮点和特色?

来看本期访谈内容→

主持人:天津技能周已连续举办多届,成为全市技能人才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平台。能否介绍一下当初创办技能周的初衷是什么?

张恒荣: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天津市人社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大力实施“海河工匠”建设工程,切实把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作为稳定就业、增加职工收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不断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构建了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以“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为带动、行业和区域竞赛为主体、企业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为基础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为技能人才成长成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沃土。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推动全市技能人才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从2021年开始,咱们天津就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举办“天津技能周”。我们把5月13日,就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的日子、所在的那一周,也就是每年5月的第二周,确定为“天津技能周”。通过组织系列主题活动,分阶段、分层次,在全市范围内多角度、全覆盖,集中宣传党和国家技能人才工作的政策、宣传近年来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果等,展示新时代技能人才的风采风貌,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今年的“天津技能周”,是我们举办的第五届。

主持人:近年来,技能周对天津的产业升级和人才储备起到了哪些积极影响和作用?

张恒荣:近年来,我们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海河工匠”建设的通知》。在全国省级层面出台了首部职业技能培训政府规章——《天津市职业技能培训规定》。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印发了《天津市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坚持党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健全了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技能人才激励体系,建立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四梁八柱”,提升了职业技能培训精准性和实效性,推动技能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岗位使用更加合理、收入稳定增加。

截至目前,我们建成1个国家级公共实训中心、9个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38家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5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5家(次)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97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现有7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50名“海河工匠”、240名“全国技术能手”、849名“天津市技术能手”,还有10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市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7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8万人,以“海河工匠”为代表的高技能人才,在促进我市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主持人:今年技能周的主题是什么?宣传的重点是什么?

张恒荣:今年技能周的主题是“技能照亮前程”,目的就是支持广大劳动者积极参加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好就业、就好业,用一技之长创造美好前程。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宣传:

一是宣传党和国家技能人才工作的政策。广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等决策部署。宣传“技能中国行动”、“技能强企”行动、“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等重大举措和新“八级工”等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具体政策。解读部市共建“技能天津”、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海河工匠”建设工程等我市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政策措施。

二是宣传近年来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果。宣传我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成果,特别是在充分发挥我市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资源禀赋,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经验做法。展示技工院校历史沿革、办学优势、招生信息、学生就业状况、劳动教育经验和技能人才培养成果等内容,宣传技工院校师生在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乡村振兴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

三是宣传新时代技能人才的风采风貌。深入发掘技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典型,以技能成才为主线,宣传青年学生通过学习技能走上成才报国之路、劳动者培训后实现就业和提高收入、技能人才凭技能提高待遇等情况,传播青年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事迹。

主持人:技能周期间将举办技能周启动仪式、职业技能培训评价对接、技工校园开放日等一系列活动。具体有怎样的安排?请您谈谈通过这些活动您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张恒荣:今年的技能周我们将继续举办社会服务周、校企开放日和优秀成果展等活动。

技能周期间,我们将组织“天津技能周”启动仪式、“技能照亮前程”行动部署会、“技能强企”行动企业培训中心授牌仪式、海河工匠”进校园(企业、社区)、《天津市技能人才评价工作规范》和技能人才评价机构“白名单”发布会、“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揭牌仪式等活动。

我们还将结合我市承办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时机,举办国际性技能人才研讨交流、职业技能邀请赛等活动,邀请上合组织成员国或“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相关人员参加,提升天津技能的国际影响力。

各技工院校将组织初高中毕业生、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员参观技工院校办学条件、生活设施、专业建设、办学成果以及优秀毕业生技能成才典型事迹,组织技工院校招生政策宣讲活动。市公共实训中心将发挥“海河工匠之家”作用,举办海河工匠、技能大师技能交流等活动。

我们还将公开征集展示素材,将公众参与、挖掘、报送的基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好经验、好做法、好文章和技能人才的事迹在报刊、网络上大力推广,增强技能人才社会认同感。

通过举办“技能周”,我们将加大对技能人才的宣传引导,特别是加大对优秀技能人才的宣传力度,让技能“大咖”们展示风采,真正立前排、站C位,成为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引导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关注技能、热爱技能、投身技能、提升技能。

主持人:面对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新趋势,天津在技能培训内容、人才培养方向上做了哪些调整,以适应新兴产业需求?

张恒荣:我们聚焦数字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加强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推动数字经济强劲发展。支持“智改数转”(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企业以订单、定制、定向、项目化培训等方式加强数字人才培养,符合条件的依规给予培训费补贴。同时,还推动市公共实训中心与华为公司共建了“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开展鸿蒙系统开发、人工智能、5G通信等前沿技术技能培训,培育适应数字产业发展的数字技能人才。

主持人:您认为,天津技能人才生态还需哪些突破?比如,是否应建立“技能人才数据库”,实现精准匹配等等?未来还有哪些可以做的呢?

张恒荣:在技能生态建设方面,我们将以我市12条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为主体,联合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培训机构、评价机构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多方力量,打造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大技能人才培养投入,激发技能强企内生动力。另外,还将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由企业提供岗位、标准和师傅,学校输出学生、教师和教学资源,政府负责政策支持、服务和管理,在全市实施“技能强企”行动,促进产教高度融合,推动企业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实现企业增效、职工增技、技能增收,以技能提升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