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交锋战果公布,印军战机残骸被找到,歼-10C和红旗-9立头功?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8 16:02 2

摘要:超过170公里的超视距打击,如果这些战报属实,不仅彻底改变了外界对地区军事力量的评估,更让依赖传统强国军备的国家捏了把汗,那么,这场空战究竟透露出哪些致命信号?

5月7日拂晓,印度对巴基斯坦发起突袭,宣称“精准克制”,只打恐怖设施,然而,巴基斯坦反应之快、反击之烈,彻底超出了新德里的设想。

几个小时内,巴方就宣布击落印度六架战机,其中包括先进的“阵风”和苏-30,而根据网传图片,此轮击杀战果竟然来自于中系装备歼-10C或红旗-9。

超过170公里的超视距打击,如果这些战报属实,不仅彻底改变了外界对地区军事力量的评估,更让依赖传统强国军备的国家捏了把汗,那么,这场空战究竟透露出哪些致命信号?

这次军事行动,印度将其命名“辛杜尔”,九枚精确制导导弹呼啸着砸向巴基斯坦境内至少九处目标,从巴控克什米尔的穆扎法拉巴德,一路延伸至旁遮普省的巴哈瓦尔布尔,新德里宣称,这是对帕哈尔加姆恐袭的复仇,旨在打击“恐怖主义基础设施”,行动“精准且克制”,没碰巴方军事设施。

可巴基斯坦描绘的却是另一幅惨状:导弹直奔人口稠密区甚至宗教场所,至少三名平民,包括一名八岁孩童丧生,四十七人受伤,妇女儿童不在少数,巴方更是一口咬定,遇袭地点根本没有什么“恐怖设施”。

这一打,不管印度怎么想,南亚本就紧绷的神经,算是彻底点燃了,巴国防部长阿西夫随即撂下狠话:“不惜一切代价报复!”没想到说到做到,才过去短短几小时,巴方就向世界宣告了“辉煌战果”。

截至当地时间5月7日4时30分左右,他们已成功击落多达六架胆敢侵入其领空的印度战机,其中包括三架法国“阵风”、两架俄罗斯苏-30MKI以及一架米格-29,而巴方自己,毫发无伤,这样的战报,堪称大胜。

印度空军装备的苏-30MKI战斗机和国产LCA“光辉”战斗机

似乎是为了给巴方的说法添加佐证,克什米尔阿万蒂普拉西南方向发现的战机残骸影像也随之曝光,细看那发动机部件,尤其是风扇外壳的螺纹结构,还有机头加油装置的独特特征,都与法国达索公司为“阵风”战斗机配备的M88系列涡扇发动机及空中加油系统高度吻合。

一架单价高达2.5亿美元的“阵风”战机,就这样化为一堆冒烟的金属,场面着实难看,然而,印度军方对此坚决否认,只承认损失了一架无人机,但新德里郊外一处空军基地,连夜有多具覆盖着白布的遗体被运走的画面,却被镜头捕捉到,这不禁让外界浮想联翩。

更让观察家们瞪大眼睛的,恐怕还是中系装备在这次冲突中的惊艳首秀,有消息不胫而走:巴基斯坦空军中尉哈桑驾驶的歼-10CE战斗机,在克什米尔阿赫努尔空域,凭借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竟在170公里开外,干净利落地“斩首”了一架印度苏-30MKI。

这可不是近距离缠斗,而是超视距的精准猎杀,几乎就在同时,部署在阿万蒂普拉的地面红旗-9P防空系统也捕捉到一个高速低空突防的目标,短短两分钟后,又一架“阵风”战机在空中爆炸解体,其引以为傲的电子对抗系统,据称连一声警报都没来得及发出。

倘若这些战报最终都得到证实,那么单价约7000万美元的歼-10CE战斗机,以及射程远超印度“流星”导弹的霹雳-15,无疑将彻底改写南亚地区的军事平衡评估,这笔账,恐怕够新德里算一阵子了。

这场发生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空战,其影响迅速超越了地理边界,在全球范围内激起层层涟漪,巴黎达索公司的股价应声暴跌12%,公司发言人试图将责任归咎于“印度人未按规程操作”,但这套说辞,资本市场显然不买账,用脚投了票。

俄罗斯的军工企业同样感受到阵阵寒意,他们高价出售给印度的苏-30MKI,单价也达到8000万美元,在面对性能不俗且价格更优的对手时,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反观巴基斯坦伊斯兰堡街头,则是一片欢腾景象。

歼-10CE的纸模型和红旗-9的玩具导弹,一时间竟成了抢手货,颇有洛阳纸贵的意味,土耳其那边,突然就宣布暂停采购美国的F-35战机,而泰国空军,则紧急追加了12架中巴联合研制的枭龙战机订单,这连锁反应,来得如此之快,让人无所适从。

美国五角大楼的灯,为此也亮了一夜,情报官员们迅速注意到一个刺眼的事实:巴基斯坦在此次冲突中,似乎并没有大规模投入其美制F-16战机,反倒是中国提供的一整套作战体系,从预警机到数据链,从战斗机到防空导弹通通表现抢眼,运转高效。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就此事表态,称对冲突“深感遗憾”,希望“尽快结束”,还不忘补上一句印巴矛盾由来已久,这番看似中立的表态,实则暴露出华盛顿在支持盟友与防止地区局势失控之间的微妙平衡和难以掩饰的纠结。

毕竟,美国国务院还在为遥远的乌克兰危机斡旋得焦头烂额,南亚次大陆此刻再燃战火,无疑为其本已复杂的全球战略布局,又增添了一道难题,本就多线作战的美国,肯定不会希望再被南亚分散所剩不多的精力。

与此同时,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的紧急会议,却连一份最基本的停火声明都未能达成一致,国际油价倒是反应直接,应声突破每桶90美元大关,让本已脆弱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

尽管外交斡旋困难重重,但克什米尔的炮火并未因此停歇,印度炮兵向巴方阵地倾泻了数千发炮弹,试图挽回颜面,而巴基斯坦军队则动用国产A-100远程火箭炮予以加倍还击,双方你来我往,火药味十足。

同样是在5月7日清晨,印军发射了三枚被寄予厚望的“布拉莫斯”巡航导弹,目标直指巴方重要的雷达站点,然而,据巴方消息,这三枚导弹均被红旗-9P防空系统成功拦截,未能命中目标,若属实,这无疑又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回过头看,印度此次选择首先使用导弹进行跨境打击,而非直接出动空军深入巴方领空,或许是借鉴了此前伊朗打击以色列的策略,其意图,大概是想在展示武力威慑的同时,也尽量避免飞行员被俘或先进战机被击落的政治和军事风险。

谁知,巴基斯坦的反应如此强硬,反击力度之大,似乎完全超出了印度的最初预期,新德里的电视台还在卖力播放爱国歌曲,试图鼓舞士气,然而屏幕之外,社交媒体的评论区却早已翻了天,民众对军方表现不力、政府决策失当的质疑和愤怒,如同潮水般汹涌,几乎要将官方的宣传淹没。

战争,这个残酷的“恶魔”,只会给人类带来无尽的伤亡与痛苦,解决国家间冲突的最佳途径,永远是通过和平的对话与谈判,而非诉诸武力与战争。

印度必须深刻认识到,一旦局势彻底失控,印度必将为其冲动之举付出惨痛的代价,所以,你觉得印度高层能够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吗?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2025-05-07《印度导弹凌晨打击巴基斯坦多座设施,巴总理:正对战争行为作有力回应》

半岛都市报2025-05-07《瞰天下丨发射导弹,击落战机!印巴大打出手,两个“拥核”国家会否爆发全面战争?》

来源:卸岭力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