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的指导下,临沂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在临沂”客户端品牌栏目“在临沂网评”全方位集纳、展示全市优秀网络评论作品,剖析社会热点,回应群众关切,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奋进力量,努力在全市范围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生态圈,传播临沂好声
编者按:在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的指导下,临沂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在临沂”客户端品牌栏目“在临沂网评”全方位集纳、展示全市优秀网络评论作品,剖析社会热点,回应群众关切,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奋进力量,努力在全市范围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生态圈,传播临沂好声音,汇聚临沂正能量。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安全事件偶有发生,暴露出旅游安全管理的深层问题。当“诗与远方”沦为生死考验,旅游安全已成为不容回避的民生课题。
5月6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5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旅游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不过,“重效益轻安全”的短视思维依然存在于个别景区,失去安全保障的出游,无异于竭泽而渔,背离了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初衷。
真正的旅游品质,从来不是“惊险刺激”与“岁月静好”的二元对立。杭州西湖景区在断桥设置智能人流监测屏,实时显示桥面承重率,让游客既能感受“接天莲叶”之美,又无拥挤踩踏之忧;黄山景区要求游客必须组队登山,配备北斗定位手环,既满足“登高望远”的追求,又确保遇险时及时启动救援,实现“一键传送、一屏掌控、实时联动、在线指挥”。这些实践证明,安全与体验并非此消彼长,而是可以通过科技赋能、制度创新实现共生共荣。
旅游的本质是追寻美好,而非邂逅灾难。从一个个惨痛教训中,我们更应读懂一个朴素真理:没有安全护航的“诗与远方”,注定是一场不负责任的冒险。唯有拉紧安全“红线”,方能让每一次出发都奔向幸福,让每一程归途都载满平安。
为切实推动临沂市网络评论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联合临沂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以“在临沂网评”栏目为依托,启动“好评临沂”网络评论大赛。“在临沂网评”栏目现长期向社会各界广泛征稿,欢迎全社会评论创作爱好者踊跃投稿!
来源:在临沂客户端